第332章 劫的過去,艾歐尼亞的未來(第1/4頁)
章節報錯
「改革...」易喃喃唸叨著四個字。
這兩個字雖然聽起來平澹無奇,但不知怎的,細讀起來竟然有種殺氣騰騰的意味。
因為只要稍微想一想,就知道:
改革,怎麼改?
艾歐尼亞的土地一共就這麼多,而且還都是已經有主人的。
你領風者說要讓賤民和貧農翻身,要讓他們也有地可種,那這些土地的原主人該怎麼辦?
易大師只是稍微想了一想,就有些不寒而慄。
正好,這時李維也說到了這一點:
「根據銳雯同志這些天的採訪調查,我們可以得知:」
「衣蒲河港流域80%的鄉村土地,都被僅佔總人口10%的地主和富農牢牢控制。而艾歐尼亞其他地方的情況,也不會比這裡好上太多。」
「無地的貧農和賤民,實在太多了。」
「我們要做到耕者有其田,就得從地主手裡分地。大家覺得,他們會樂意麼?」
當然不樂意。
地主也有話講的:咱家祖上十代努力積累下的土地,憑啥要分給你?
「那他們要是不樂意,我們該怎麼辦呢?」李維問。
「這...」易大師已經能聽出他話裡的殺氣了。
果然,只聽李維說:「在祖安,對待那些過往無嚴重罪行、主動配合改造的企業家,我們可以採取贖買和合營的溫和方式加以改造。」
「可在艾歐尼亞,我們不可能去花錢贖買地主手裡的土地。」
「原因很簡單。艾歐尼亞太大了、地主太多了,我們拿不出這麼多錢。」
「如果要讓地主能舒舒服服地拿到這筆錢,那萬萬千千的貧農就得為地主老爺買單,為這筆鉅款付出無數血汗。」
贖買這種方式,只適合在有一定經濟基礎的小國進行。
艾歐尼亞這個龐然大物,如果要強行搞土地贖買,結果只能是:
地主拿不到足夠的贖金,怨恨你;
貧農分不到足夠的土地,還要承擔這筆給地主的鉅額贖金,也怨恨你;
城市精英被拿錢進城的地主搶了生意,又因為籌措贖金需要被提高了稅收,還是怨恨你;
宗教人士因為有信仰之爭,更是與你不死不休。
......
一口氣把社會各階層都得罪了個乾淨,跟自尋死路無異。
「所以,我們要認清客觀條件,認清我們的基本盤是誰,誰可以團結,誰不能團結。」
「不要想著可以誰都不得罪,不流血地帶來變革。鬥爭不是請客吃飯,天下沒有這種好事。」
「所以,在艾歐尼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