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門武行山龍虎宮一家獨創的“真武北斗劍陣”乃中原武林排行名列前茅的頂尖強力陣法,名頭響亮。“真武”即是玄武,武行山以五方天帝之一的黑帝玄武為尊為聖,遂將帝君名號冠於陣法名號之前,而所謂北斗則是指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七星,因七星在北方夜幕中組成的形狀頗像一個舀酒用的鬥勺,故稱“北斗”。

真武北斗劍陣共由七名龍虎宮道門精英劍修組成,北斗有七星,此北斗劍陣亦有七個不可或缺的“陣眼”,分別由宋玉晴坐鎮天樞位,俞廉州坐鎮天璇位,俞代延坐鎮天璣位,張嵩熙坐鎮天權位,張摧山坐鎮玉衡位,殷禮庭坐鎮開陽位以及莫勝古坐鎮搖光位。

該殺敵陣法據坊間傳言是真武大帝九天蕩魔祖師葉光紀顯聖下凡,於龍虎宮內的玄武帝君巍峨塑像座前傳授給了龍虎掌教張念慈張天師。玄武由玄龜和靈蛇組成,一龜一蛇兼收至重與至靈,又巧妙的結合了道家乾坤陰陽、五行四象、太極八卦等等相生相剋和互相轉化切變的奧義原理,可擺出不下百個基礎基本的劍陣形態。每個獨特陣形又可以再次轉換分解為若干個新的小陣形,推演過程中千變萬化。一旦禦敵出戰,數不勝數的大小劍陣將擁有絕強的攻擊和防守能力,攻與防兼具,可謂是“道最玄,玄奇妙不可言”。

當年崆峒劍派數百名劍修聯合攻伐挑釁道門聖地武行山,崆峒前代掌門“五絕劍”白仁海曾放言稱此番定要誅殺道傲徐行並生擒掌教真人張念慈,攻山之舉聲勢浩大令整個中原武林為之震驚。結果呢?那幾百號人連山門都還沒能闖進去,就被堵截攔殺在了外面,出戰阻攔他們的正是擺開了真武北斗劍陣放手殺敵的“武行七劍”。最終那場雷聲大雨點也不小的戰役以崆峒上層精銳損失一半宣告結束,掌門五絕劍白仁海甚至連張天師和無涯真人徐行的臉都沒見到就被一劍割去了頸上頭顱,死狀十分慘烈!

武行七子向來就以最為擅長“以少敵多”著稱於世,然而今日在這片被冬日白雪遍覆的山岡林地裡,他們即使有著“七對一”的絕好戰鬥優勢,卻仍陷入了稍有不慎就要全軍覆沒的危劣局面之中。

七名身著雪白純色道袍,腳踩白靴的劍修道士,聯合傾力敵對一頭身高丈餘的奇詭紅衣妖物,表面看起來彷彿是七個白色靈動身影在死死包圍控扼著正中央的那團忽閃紅影。但事實上的情況卻是,七人身陷絕死之地團結協作奮力苦戰,而那頭以一對七的長髮惡魔卻遊刃有餘並無甚麼大的壓力,輕輕鬆鬆就可突出白影圍困,順利擺脫七名白袍劍修的劍陣包圍圈。

顯而易見,雙方的戰力匹配絕不對等!

以左手劍聞名於世的左撇子莫勝古左肩處被偷襲咬掉了一大塊肌肉,皮肉撕裂損傷甚是嚴重,裂口處血流不止,純淨白衣被鮮血浸透,不得以只能改用右手出劍,各類精妙招式遞得完全不夠流暢順心。這個禦敵北斗劍陣雖談不上漏洞百出,但其實從一開始就已不夠完備充分了。

手握玄鐵寶劍的宋玉晴宋大俠深知七弟鮮血流失越多,就越要難以堅持為繼,他看準大好出手時機,咬牙使開一招“三請真武”,手裡鐵劍先是撥開了兩根細長尖銳的渾黑錐刺,再直直前戮刺向了紅衣魔物的黝黑頭顱!

怎料那眼眸通紅的黑麵惡魔面對此等迅如勁雷的“真武一劍”,僅是略微偏開腦袋,便即成功躲開了真武劍宋玉晴這一不遺餘力的凌厲高妙劍招。堪堪閃避躲開後轉瞬就朝著另一個方向遞出一刺,那根代替右手的鋼鐵長錐倏然自俞廉州俞二俠的脅下旁邊擦過,白袍撕割破裂,差一點點就要將其要害肺部徹底貫穿刺透,若是真的那樣,七人裡修為僅次於宋玉晴的俞二俠只怕當場就要重傷倒地失去戰力了。

武行七劍之首的真武劍宋大俠心下預估再不須多少時間莫七弟就要因失血過多而大幅喪失作戰能力,屆時第一個受致命傷而無法再戰的必然是那莫勝古莫七俠。而只要有一人戰敗倒地,真武北斗劍陣立時即破,剩下的六人只會在越來越短的時間裡被逐一打敗擊破,龍虎宮專修劍道劍術的七人恐怕今日是難逃全軍覆沒的悲催下場了!

就在眾白袍道士近乎崩潰絕望,篤定命裡有此劫難,今朝必要葬身在那頭紅衣鬼怪手中的時候,一個年輕男子富有生命力的嗓音從不遠處遙遙傳來:“那邊的七位前輩,我有一畫,可令鍾馗鎮鬼!”

一個身穿褐青色普通棉服,歲數估計最多二十出頭的年輕人匆匆朝這裡大踏步趕來,他摘下了後背上負著的行囊,邊奔邊從大包裹中取出了一個紙製卷軸,靠近正在激戰的八人後將那手中的卷軸攤放了下來。但見畫面裡是一個頭戴烏紗帽,手握精美寶劍,身穿鮮紅官服的雄髯粗獷大漢,筆跡遒勁,栩栩如生,繪的毫無疑問正是統敕鎮懾陰間億萬鬼怪的道教俗神“鍾馗”。

(本章未完,請翻頁)

年輕人雙手舉著那副畫藝技法出俗的鐘馗人像圖,往前一遞,那頭紅衣長髮邪魔僅是看了畫像上的那名專司打鬼驅邪的“賜福鎮宅聖君”後,當即發出一記驚懼交加的慘哀叫聲,接著聽得那名連而立之年都還沒到的持畫年輕人威嚴十足的衝前方大喝訓斥道:“鍾馗在此,惡鬼還不速速退下!”

不知是出於對卷軸畫面中那位鎮鬼聖君的崇敬,還是出於對握畫年輕人的恐懼,那頭異常瘦高的紅衣陰物陡然間身形往上方一躥,眨眼就擺脫了武行七劍的陣法包圍圈,披頭散髮的魔怪吼出一連串好似厲鬼嚎哭的哀呼慘叫,旋即以極快的閃電速度朝著東面飛身而掠。

武行山龍虎宮裡七個最頂尖的劍修聯手結陣都無法匹敵戰勝的陰晦之物,居然被區區一副畫作中虛假飄渺的鎮鬼鍾馗人物影象給嚇退然後逃命去了?這種事情比他媽白日見鬼還要讓人難以置信吧?!

七名真正是白日見了鬼的白袍道士悉數湊了過來,被年輕人拯救性命劫後餘生的他們定睛看向了那副繪在淡黃縑素上的人物鍾馗畫像,畫中的持劍官袍大漢鐵面搭虯髯,豹頭配環眼,貌醜而威猛霸道,端的是正氣凜然。

再看畫技,傅彩於焦墨痕中,略施暈色微染,筆勢圓潤盈轉,各種高難度繪畫技法運用靈活,自然質樸而人物神韻俱在,如此鉅作,堪稱妙絕天下。

畫卷右下角的落款處用硃筆題有“唐仲龍繪”四個篆體小字。

那名披穿褐青色棉袍的年輕人面帶自滿喜色,微微彎腰鞠了一躬,朗聲自報名姓道:“晚輩姓唐名顛字仲龍,見過諸位前輩。”

位列七劍之首的長鬚道士宋玉晴行了個道門禮儀,出言溫聲問道:“這位姓唐的道友,此副妙筆生花的鐘馗像,可是你畫的麼?”

年輕人挺直不甚厚實的腰板,下巴小幅度抬起,微笑著反問道:“我不是已經說過我便是唐仲龍了麼?”

自封真武劍的宋玉晴一怔,連道了兩聲“是”,誇讚道:“小道友年輕輕輕,卻已有如此驚為天人的繪畫筆力,實在是可歌可誦吶!”

姓唐名顛字仲龍的年輕畫師顯然心氣兒極傲,眯眼說道:“這世間第一副有名的鐘馗像乃是那位人稱‘畫聖’的吳稻荷所繪,據傳吳道玄吳畫聖的鐘馗畫像可令天下妖魔鬼怪望風而逃,煞是靈驗玄妙。晚輩多年來心嚮往之,前段日子抽空也特意繪了副《鍾馗握劍圖》,畫已繪成,就差一個‘鎮鬼’的機會了。料想未曾苦等,今日如此之巧便就真的在這林間遇上了一隻困擾諸位前輩許久的紅衣妖魔,小子淺淺的用自己這副畫試驗了一番,果然頗有靈效,鎮宅聖君可鎮厲鬼妖邪,當真名不虛傳啊!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