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植入大腦晶片?(第2/3頁)
章節報錯
但是晶片並不一樣,肯定是不能夠截斷人原本意識訊號的,否則晶片就不能夠達到即用即取的功能,反而會因為截斷人原本的意識訊號,從而影響到人的正常生活。
即便最後以這種手段,能夠達到林弈所想要的效果,但這種效果所帶來的副作用,也只能夠將其稱之為殘次品,是不完美的產物,這種不完美有副作用的產物,伴隨著時間的影響,可能會出現未知的其他狀況。
在這一點上,林弈並不容許。
所以要在晶片的設計上,加上彷生的人體大腦意識神經,講這些神經和大腦的意識通道進行連結,從而架空出一條新的意識通道出來。
並且這個意識通道的位置,需要靠近人體大腦原本的儲存區域,這樣便能夠實現更快速的存取。
同時晶片帶有量子儲存模組的同時,還需要進行轉譯為人腦可以識別的意識訊號。
這些在虛擬現實技術上面,都有實行。但是挪到這麼小的一張要植入到大腦的晶片裡面,那就閒的有些臃腫了,畢竟誰也不會希望在自己大腦裡面,塞一個很大的異物。
相比較大的體積,像是晶片這一種薄薄的一小層正方形塊,更符合人對於晶片的認知,同時也更容易被人所接受。
所以林弈會盡量的往這個方向進行推演。
其實除去晶片植入這一種手段,林弈還有著另外的一條道路可以去走,但是在倫理上面有些不妥,甚至會造成文明內人員的恐慌。
那就是使用將只是灌入到人的大腦當中,為了防止遺忘甚至還能夠打入思想鋼印。
這只是這種技術的其中一種用法,它的存在更像是一種統治工具,若是給每一個人心中打下絕對服從軒轅文明的思想鋼印。
那麼被打下思想鋼印的人,便會毫不猶豫的聽從軒轅文明的命令,如同一臺沒有感情的機器人一樣,取執行軒轅文明的命令。
這樣的手段不會被文明內任何人所接受,而林弈也不喜歡這樣一個冰冷的文明。
如果這樣,那不如就如同當中說的,機械飛昇罷了。機械遠比人類更忠誠,更服從。
決定完畢晶片的外形之後,接下來便是晶片能源的問題了,首先不可能使用電池,因為人不可能隨時開顱替換晶片。
所以自然是從人體當中攝取能量了,人體當中所使用的能量即生物能,晶片可以偽造一個需要能量的訊號。
發出[我餓了,我餓了]
而負責運輸能量的細胞便會過來,將能量補充給你。細胞又沒有意識,否則也不會被癌細胞所利用了。
解決完這些之後,還有另外一個最為重要的問題,那就是解決晶片在人體大腦當中的排異問題了。
要知道人體有一套免疫系統,這些免疫系統要是發現了晶片這個外來者,便會派遣自己的“士兵”過來處理這個外來者。
不過在軒轅文明醫學上面,找就已經處理了這個問題,只要將晶片偽裝成為自己人就好了。
散發出一個訊號[我是自己人,大大的良民,餓餓]
便能夠解決掉這個問題了。
到這裡,關於晶片的所有發展方向,林弈都已經確定了下來,確定下來之後林弈便要開始,對自己確認的方向進行技術層面的推演了。
首先是最佳化意識轉譯技術,儲存技術倒是不用最佳化,軒轅文明點亮的量子儲存技術,採用量子序列進行儲存資源。
&nmX10mm的量子儲存模組,就能夠裝下10TB的資訊資源。
不考慮其他原因,理論上大腦本身能夠儲存1000多TB 的資訊,一塊固態硬碟大小的量子儲存模組,便能夠完成1000多TB的儲存。
儲存技術不用自己操心,倒也是為自己減輕了不小的工作量。接下來便是在意識技術的基礎上,對意識技術進行最佳化,進一步減小意識轉譯技術所需要的空間。
從而達到微小的效果,最好能夠控制在5mmX&nm的體積之內。
生物晶片做的越小,人對它的接受程度也就越高,因為人下意識便會認為,這麼小的一個東西,所帶來的利益是無比巨大的,它這麼小也不會給自己帶來什麼影響吧?
再加上軒轅文明本身的影響力,已經藍星人類對於軒轅文明的信任程度等因素,讓藍星人接受生物晶片的存在,從而去大膽的使用生物晶片。
在醫療倉的幫助之下,理論上來說能夠實現無痛植入,對於植入者來說只是一睜眼一閉眼的區別,植入完畢之後也不會存在什麼後遺症和不適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