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徐允禎這麼說以後,朱純臣眼睛珠子轉了轉,他沉聲道:「當今天子最重孝道,以太祖皇帝為標榜,既然如此,咱們就派人去聯絡各藩,讓他們給朝廷上摺子,就說思念太祖皇帝,要求去鳳陽祭陵!」

「去鳳陽祭陵?這是一個好主意,若是將這件事鬧大了,老夫倒要看看天子還管是不管!」

周奎嘿嘿一笑,眼神中帶出幾分陰毒。

徐允禎猶豫道:「此計雖好,可是就擔心他們不願意上書。」

畢竟老朱家的狠毒人人都看在眼裡,這些藩王和郡王們自己更是心知肚明,要是真鬧上去,還指不定會發生什麼事呢!

朱純臣冷哼道:「告訴他們,要是不願意鬧,那就老老實實等死便是!」

端本宮。

林敬站在一旁,他望著掛在面前的御製詩,不由得深深嘆了一口氣。

「一掃虜氛靖天下,還期教養遂民生。」

他默默唸著這一句詩,自然能體會到崇禎皇帝的期望掃平天下,中興大明,還百姓一個太平民生。

可問題就在於,這兩件事哪一件都不算輕鬆,還需要崇禎皇帝的鼎力支援才可以,但問題是,朱慈

烺並不敢相信崇禎皇帝的承諾。

天家無父子,哪怕今日表現得父子連心,可是明日崇禎皇帝怎麼想只有他自己才知道,倘若真有一天覺得林敬威脅到他的地位,只怕死都不知道是怎麼死的吧。

一想到這裡,林敬便有些意興闌珊,對著一旁的李繼周道:「行了,收著吧。」

「是,殿下。」

林敬見御製詩被捲起來重新裝進了錦盒中,才隨口問了一句:「他們都到了沒有?」

「回稟小爺,那幾位大人都已經到了正殿。」

肅立在一旁的方拱乾小心翼翼地接過了話頭,他對太子殿下的敬畏已經越發隆重了。

「恩,讓他們先稍後,本宮馬上過去。」

「是,小爺。」

等到方拱乾出去之後,林敬才神情凝重地走到了銅鏡前,望著鏡子中日益成熟的自己,臉上露出了一絲微笑。

崇禎十六年,林敬已經改變了很多事情,或許還不夠,可是至少讓他距離死亡變得十分遙遠,也讓許多悲劇得到挽回.......

而接下來,林敬要利用自己創造出來的優勢,開始掀起一場真正的變革,當然這一次變革的核心不在京師,而是在山東。

崇禎十六年六月二十五,林敬在京畿內召集了自己的所有心腹大臣,堵胤錫、朱大典、吳偉業、林增志、姚明恭、胡守恆、楊士聰、朱國詔、沈廷揚、楊廷麟等人都已經全部到齊,眾人前往石景山召開了一場長達五天的會議。

在後世的歷史上面,這一次的會議被稱為六月石景山會議,被譽為大明中興道路中的關鍵一步,其中會議最重要的便是確定了太子集團接下來的戰略規劃,即經營山東、開拓江南、輻射全國。

在會議當中,堵胤錫代表太子殿下提出了一本厚厚的改革計劃,其中主要涉及到財賦、吏治、民政、工商、軍事、科技等六大領域,形成了一份全面的改革措施。

在吏治方面,林敬首次提出一個堪稱宏偉的規劃,那就是徹底改變皇權不下鄉的局面,在山東推行一種全新的官員體系計劃,將地方鄉鎮也納入到體系當中來。

為了進一步鞏固基層的權力,林敬決定特別安排大批的退伍明軍成為地方糧長,由他們直接成為這一龐大官僚體系的基石,從而改變目前根基不穩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