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太子還京(第2/2頁)
章節報錯
「轟隆隆——
三聲禮炮響起後,鼓樂聲也隨之響起,林敬便是在這般熱鬧的氛圍中下了轎子,他原本眉頭隱隱有些微皺,見眾人這般架勢也只能點頭示意。
「臣等恭迎太子殿下凱旋歸來。」
首輔吳甡、次輔蔣德璟以及其餘大臣們齊齊躬身下拜。
林敬自然是微微一笑,上前將幾位閣老扶起,才溫和道:「本宮於前線作戰,卻少不得諸位在中樞轉運之功,此番大勝亦有諸位的幾分辛苦在裡面。9
花花轎子人抬人,幾個閣老臉上自然露出了幾分笑意,他們也不再多言,而是重新簇擁著林敬坐回車內。
在林敬之後,則是此戰中的有功將領,以趙光抃、周遇吉以及楊廷麟等人為首,其次便是虎大威、賀珍、唐通、劉肇基等人,眾人也是滿臉帶著笑意,頗為威風地透過了安定門,也使得他們對太子殿下內心的敬畏也多了幾分,畢竟像這樣百戰百勝的太子爺才是真正的大腿。
至於普通的有功將士們在接受了百姓以及大臣們的歡迎後,早就已經飄到不知哪裡去了,特別是羽衛軍更是興奮得不能自己——他們當中大部分人可都是京畿、河南、山東的普通百姓,平日裡哪裡見過這般陣仗?更不用
說這些陣仗也都是為自己而喝彩了。
「陛下萬歲!太子殿下九千歲!」
不知何時,道路兩旁已經聚集了大量的百姓們,他們紛紛高呼著陛下和太子殿下,也在為那些奮力殺賊的官兵們而賀。
坐在馬車內的林敬不由得苦笑了一聲,沒想到他這麼快就混到了九千歲這個尷尬的位置上......真要讓有心人聽到了,也能算得上是半個把柄?
林敬陷入了深深的思考當中,不再多言,等到他抵達了宮門外的時候,王承恩這才迎了上來,笑道:「太子殿下,陛下已經等候多時了。
「王大伴看著清瘦了不少。」
林敬向來都對這些太監們頗為客氣,特別是對於王承恩更是多有拉攏,果然這番話卻是讓王承恩眼圈微紅,深深一禮。
「殿下隨奴婢來。」
很快,林敬由王承恩引進了平臺後殿,隨著鴻腫寺官的鳴贊向崇禎皇帝行了大禮參拜。
崇禎皇帝望著歸來的太子林敬時,眼睛不由得紅了幾分。
他儘管是皇帝,可同樣也是一個父親,自從得知太子被困在了榛子嶺時,崇禎皇帝就陷入了無比擔心和自責的境地,他害怕得到任何壞訊息,也擔心再也見不到自己的兒子了。
天可憐見,太子不僅沒有發生任何事情,而且又打了一個大大的勝仗,這讓崇禎皇帝欣喜之餘也多了幾分後怕,在向列祖列宗彙報時也忍不住為太子祈福,望其將來能夠平平安安,萬事順遂。
林敬望向崇禎皇帝,同樣有些哽咽,低聲道:「父皇,兒臣終於回來了。」
崇禎皇帝輕輕抬手,微微有些動情地說道:「皇兒,你這一次著實辛苦了。
在眾多大臣眼中,這自然是父子情深的畫面,卻是將前段日子的一些攻擊太子擁兵自重的流言給擊了個粉碎。
片刻之後,一名小太監雙手捧著一個狹長的黃綾雲龍長盒,走到了平臺上站定。
王承恩便立刻高聲道:「陛下有旨意,太子領旨。」
林敬便連忙跪了下去,靜候旨意。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邊陲不靖,東虜迭次人塞,騷擾畿輔,幸而國家多故,股肱是倚。太子德才兼備,戡亂御虜,早奏膚功!《詩》不云乎:「無德不報。」太子堪比周之方叔、漢之亞夫,族麾所指,寇氛盡消賊平振旅,朕且加殊錫焉。」
林敬連忙跪下叩頭謝恩,山呼萬歲,十分恭敬地用雙手接過錦盒,然後便直接開啟,取出裡面的御製詩。
一旁的小太監立馬捧著禮盒,將裡面一卷正黃描金雲龍蠟箋展開,上面寫著崇禎親題的一首七絕。
「東宮今去作干城,上將威嚴細柳營。一掃虜氛靖天下,還期教養遂民生。」
只見上面每個字有兩寸大小,上面還寫著一行「大明崇禎十六年六月十八」,卻是昨日剛剛揮筆寫下,上面還蓋著「崇禎御筆」和「表正萬方之寶」兩顆篆體陽文朱印,鮮紅無比。
林敬深深跪伏了下去,他已經從崇禎皇帝這首詩裡面,體會到了濃濃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