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代善這番話時,皇太極深深望了自己的這位二哥一眼,眼神中並無多少失望之色,或者說他其實已經料到代善會選擇拒絕。

原因就在於,愛新覺羅·代善,這位努爾哈赤的嫡次子,從頭到尾都是一個聰明絕頂的人物,深諳藏身之道。

實際上,倘若將時間線撥回到天命元年也就是萬曆四十四年的時候,努爾哈赤在赫圖阿喇登基為汗,設立四大貝勒,他們分別是大貝勒代善、二貝勒阿敏、三貝勒莽古爾泰、四貝勒皇太極。

後金最值得引人矚目的並不是老七皇太極,更不會是年僅四歲的多爾袞,而是當時的大貝勒代善。

代善名列四大貝勒之首,早在萬曆二十七年的時候,十六歲的代善和長兄褚英就跟著努爾哈赤從徵哈達、輝發、葉赫等國,深得皇太極的看重,早早就以軍功封為貝勒,後來褚英與代善率軍三千人迎戰烏拉部貝勒博克多一萬餘人,且接連斬殺博克多父子,獲得大勝,由此勝利之後,努爾哈赤便賜予了代善「古英巴圖魯」。

所謂的「古英巴圖魯」,在滿語中的意思就是像鐵一般的勇士,由此可見努爾哈赤對於代善的期望。

萬曆四十年,代善、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皇太極和額亦都、費英東等五大臣,對當時負責執政的大貝勒褚英進行控告,而早已對長子褚英生出忌憚之心的努爾哈赤便將其身份革除,並於三年之後處死。.五

到這個地步時,代善便成為諸貝勒之中年紀最長、居功最高的貝勒,且擁有正紅、鑲紅二旗,被努爾哈赤任命為新的代政,甚至還說過一句話,即等努爾哈赤百年之後,就將其餘的幼子和大福晉交給代善收養。

說白了,就是讓代善成為繼承人,可以說當時代善的地位基本上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按照這個流程發展下去,皇太極根本沒有繼位的可能性。

但問題就來了,代善是親眼見到自己的大哥褚英是怎麼一步步起來的,也是親眼看到他怎麼一步步被處死的――因此為了選擇自汙,代善做出了一件十分匪夷所思的事情,那就是以次子碩話失蹤為由,認定碩記叛明,請求努爾哈赤斬殺其子碩話。

可問題是,碩話根本沒有叛逃,很快就被找了回來,且本人也堅決否定叛逃,可是代善卻絲毫不聽,繼續向努爾哈赤接二連三請求殺死碩話。

努爾哈赤自然不會不明不白的殺掉自己的孫子,他便開始調查,卻發現代善對自己前妻所生的嶽託、碩託十分不滿,常常剋扣他們的待遇,於是便引起努爾哈赤的不快,將代善痛斥了一頓,甚至還讓嶽託、碩託與代善分家,並公開宣佈廢掉代善的太子之位。

這一手段回過頭來看卻與代善平日裡的為人大相迥異,他很快就殺掉繼任妻子向努爾哈赤謝罪,並且甘願領罰,因此代善雖然被廢掉了眾矢之的的太子位,可是卻依然是四大貝勒之首,不再成為眾人的眼中釘肉中刺。

等到努爾哈赤死後,當時最有可能繼位的便是代善、阿敏、莽古爾泰和皇太極等四大貝勒,其中代善的勢力最強,威望也最高,理論上而言他是最有可能繼位成為新的大汗。

但是,代善十分了解自己這幾個弟弟的性格和野望,深知一旦自己繼位之後,恐怕很難鬥得過這幾個聯手的弟弟,反而會讓當時的後金四分五裂,再加上當時努爾哈赤晚年的弊政,使得後金已經處於四面皆敵內部風雨飄搖的地步,因此面對這種內外交困的艱難重任,代善毅然決然地選擇了退出,選擇了擁立皇太極。

可以說,在原本歷史上,正是因為代善深諳藏身之道,才使得他在原本歷史上接連幾次成為定海神針,也使得代善一系出了最多的鐵帽子王,清廷開國時的八大鐵帽子王當中,代善一系獨佔了三個。

皇太極自然也深深知

道自己這個二哥的稟性,他原本打算利用代善、濟爾哈朗來牽制野心勃勃的多爾袞一一這樣就算自己死了,多爾袞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去冒險,但是眼下代善不願意直接走到多爾袞的對立面,這讓皇太極有些無可奈何。

「既然禮親王不願,朕也不想勉強......既然如此,鄭親王可為輔政王。」

正跪在旁邊的濟爾哈朗一聽這番話,頓時又驚又喜,他可沒有代善這麼多的顧慮,聽到自己成了當朝僅有的兩個輔政王時,便立刻領旨謝了恩。

多爾袞此時也輕輕送了一口氣,相對於老女幹巨猾的代善,濟爾哈朗反而好對付得多,鄭親王性格沉穩,可由於他只是努爾哈赤的侄子,並不是兒子,也並非當年的四大貝勒,說話也就少了幾分硬氣,像這樣的人對付起來並不困難。

眼下的這番局勢,對於多爾袞而言也算是比較滿意,畢竟他沒有辦法直接一步到位,如果要這麼做,勢必會將中立的兩紅旗都推向豪格一方,而他在得知多鐸的鑲白旗全軍覆沒後,頓時也明白不能操之過急。

可以說,眼下的這一局面基本上可以讓各方人馬都感覺到滿意,就連陪在一旁的布木布泰,此時內心也興奮得緊,自己的兒子福臨,真得成為了大清國的皇帝!

皇太極環視了眾人一眼,心中微微放下心來,這才低聲道:「我大清如今接連敗於明人之手,就連父汗留下來的鑲白旗都徹底折損......當下無力再戰,當早日言和便是考

說起這個沉重的話題,多爾袞只能輕聲道:「皇上,若是言和,只怕明人不會讓步了。

沒錯,戰場上沒有取得的成果,在談判桌上也不可能得到,這個道理是大清國上下君臣都能明白的。

皇太極輕輕嘆了一口氣,道:「那就接受明人的條件吧。夢

「嘛,皇上。」

當話說到這裡的時候,皇太極似乎真有些支撐不住,他輕輕揮了揮手,道:「你們都先退下吧,皇后留下來。」

眾人聽完這番話,便都紛紛退出到了殿外,僅剩下皇后博爾濟吉特氏斜斜靠在一旁,緊緊握著皇太極越發冰冷的手。

不知過了多久,從殿內傳來了一聲皇后的哭嚎聲,很快所有人也都開始哭嚎了起來,人人一臉茫然地望著殿中已經徹底閉上雙目的皇太極,有些不知所措。

當皇太極繼位的時候,他接過來的是一個千瘡百孔的爛攤子,而在他嘔心瀝血的治理下,後金一躍成為了隱隱為天下最強的大清國,甚至連明國都逐漸被打得日益凋零。

然而,僅僅只是兩年的時間,皇太極撒手人寰,留給所有人的依然是一副爛攤子......

崇政殿。

當年僅六歲的福臨被人帶上大殿的時候,尚處於童稚時期的他有些不知所措,只能低聲問著一旁的多爾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