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微明,明軍大營中的鼓聲便已經響起,吳三桂親自率領一千夷丁突騎壓陣,令麾下大將楊坤率領左翼兩千大軍,大將郭雲龍率領右翼兩千人各自朝著清軍大營展開進攻。

等到大軍抵達清軍營盤前時,雙方已經廝殺在一起,阿思力自然不甘引頸受戮,他率領自己麾下的四百多名鑲黃旗兵丁,直接朝著陣中一路殺來,其中明軍左翼將領楊坤剛一接仗,便有些抵擋不住清軍騎兵的衝擊,開始往後撤退。

楊坤不由得大驚失色,只能奮力抵抗阿思力的進攻,而此時其餘的漢軍八旗兵們也受到阿思力的鼓舞,一時間士氣振奮無比,殺得楊坤所部開始節節後退,一時間局勢頓時偏向於清軍,甚至連右翼的郭雲龍也根本攻不進去。

雙方廝殺成一團,然而兵力上佔據優勢的明軍卻根本沒有打出優勢來,反而是阿思力越戰越蒙,麾下的清軍也在主將的引領下,開始朝著吳三桂的中軍逼來。

吳三桂臉色陰沉無比,他知道戰場上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可是楊坤所部同樣是關寧軍的精銳,卻阻擋不住數百八旗的進攻,讓他臉面上著實有些難堪,只是眼下也無法懲處楊坤,他只能暫時將這口氣嚥下去。

然而,即便如此,吳三桂也絲毫不慌不忙,他派人去將營地中的火炮組織起來,朝著清軍的方向發射,倒也打死了幾十個衝在前面的八旗兵丁,一直等到攜帶的火藥使用得差不多,吳三桂才朝著夷丁突騎發起命令,準備對清軍展開致命一擊。

阿思力也不甘示弱,他一直帶人衝在最前面,直到身上的甲冑都被流矢穿透了幾個洞,臉上的血漬與汗漬裹在一起,卻依然不肯放棄,等到明軍火炮逐漸停下來時,他高呼一聲,便率領其餘的滿洲兵丁們如同潮水一般湧了上去,一時間打得楊坤所部節節敗退,甚至有潰散的趨勢。

戰鬥已經持續了兩個多時辰,雙方的死傷都極為慘重,兵力也都互相被分割包圍,形成了一片片,依然還在堅持著最後的戰鬥。

吳三桂臉色鐵青地看著阿思力左衝右突,他便立刻高呼道:「今日我等便是為國盡忠為大明報仇雪恥之日,諸位隨我一起殺啊!」

說完這番話後,他便從靴筒裡面取出了四根竹籤,高聲呼喝著這四名領隊的姓名,很快便有二百名夷丁突騎跟隨他一同衝陣,其餘人則在身後一路掩殺過去,朝著阿思力的方向攻去。

原來,吳三桂將自己麾下的一千夷丁突騎分成了二十隊,每一隊為五十騎兵,設一名領隊,然後他將這二十個領隊的姓名寫在二十根竹籤上,並且插在了自己的靴筒裡,但凡每戰遇到危險情況時,吳三桂便從中取出一根竹籤,命令竹籤上寫有姓名的領隊統領手下夷丁突騎,隨他一同衝鋒,所到之處幾乎無人能擋。

隨著夷丁突騎的衝鋒,清軍終於再也支撐不下去,阿思力身邊的將士也都個個倒伏在了地上,就連他自己也身負三處箭傷和兩處刀傷,身邊的護衛也只剩下了最後數人,只見一名夷丁突騎正從他面前奔過,舉起手中的長矛,氣勢洶洶地衝了過來。

阿思力抬起頭慘然一笑,他睜開血紅的眼睛,拔出身上的長劍,用盡力氣向前辭去,只見長劍直接***了對方騎兵戰馬的脖子上,隨後那名騎兵便被拋下馬去,而阿思力也同樣不好受,他被戰馬臨死前的力量給直接撞飛了出去,眼看著筋斷骨折,活不下去了。

吳三桂見阿思力身死,他十分興奮地衝上前去,斬下了阿思力的頭顱,高高舉起道:「虜酋首級已被本將斬下,爾等速速投降!」

見到阿思力被殺,剩下的漢軍八旗兵自然堅持不下去,他們紛紛丟下了手中的武器,選擇了投降,可是那些真正的滿八旗兵丁們卻依然在奮力頑抗,壓根沒有將吳三桂放在眼裡。

吳三桂冷哼了一

聲,好在這些滿八旗兵丁已經所剩無幾,對於大局而言無足輕重,因此他便繼續調集兵力展開圍攻,直到當天的下午,便將這數百殘存的滿八旗兵丁給斬殺殆盡,剩下的重傷者也都被補了刀。

滿臉興奮的劉子政興高采烈地高聲道:「恭賀將軍獲此大捷,將來重開東江鎮,非將軍莫屬!」

吳三桂傲然地點了點頭,他微微眯著眼睛望向遠方殘存的硝煙,心中被這無限的豪情給填滿。

「來人,拿下覺華島,給朝廷報喜!」

「大捷!大捷!」

「我大明寧遠總兵吳三桂於五月二十八突襲覺華島,如今成功拿下該島,斬殺敵軍八百餘人,俘獲敵軍一千六百多人,所獲糧食三萬餘石,一應輜重二百車,堪稱大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