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皇兒所言,條條款款,無不切中弊病所在。」

崇禎皇帝很快就給與了自己的讚賞之情,可是等到一旦要考慮實行的時候,他性格中軟弱的一面也不可避免地暴露了出來,「皇兒,按照你的規劃,只怕天下的藩王都要同朕造反了!」

林敬不屑地搖了搖頭,天底下所有人都有造反的本錢,唯獨這些從生下來就形同被圈禁的藩王沒有,畢竟要造反是要靠槍桿子的,他們這些藩王加在一起有幾個師?

更關鍵的是,儘管在宗室內這些改革措施不會被人們所接受,可是一旦拿到整個天下面前,卻沒有什麼人會反對,原因也很簡單,大傢伙都眼睜睜看著宗藩們吃肉吃成了肥豬,早就恨不得把這些傢伙拖下去給宰了,又怎麼可能會支援他們呢?

「父皇,如今我大明天下無不痛恨藩政侵吞我大明之根基,一旦父皇下旨,天下人必定會歸心,屆時就算有幾個藩王欲行不軌之事,也釀不成什麼氣候來。」

朱慈一手握著大義,一手拿著槍桿子,心裡自然是底氣十足。

崇禎皇帝被林敬這番話給說得也有些熱血沸騰,只是他暫時有些還沒有下定決心,於是便決定召開擴大會議,讓內閣大臣們也來討論這件事情。

次日,當皇帝召集內閣大臣們一起探討在宗室頭上割肉的事情後,幾乎所有人都舉起了雙手贊成,甚至就連京城內的勳貴和皇親們

在得知這件事後,也很罕見地沒有出言反對,因為這件事實在是對所有人都有利。

沒錯,在林敬強烈要求處理劉國瑞的時候,很多勳貴就開始說起了怪話,他們認為皇帝和太子拿勳貴開刀,卻對宗室視而不見,分明就是看他們好下手而已,但是並沒有真正為國為民著想,因此大家不服氣也是正常的。

可是眼下,林敬卻十分明確地告訴所有人,他這一刀不光是對準了勳貴,也對準了宗室。

當然,儘管所有人都同意了這件事,可是宗室們在聽說以後,也不甘示弱想要反對這件事,一時間來自宗室的奏摺如同雪片一般飛到皇帝的桌前,奏摺裡面幾乎都在痛徹心扉地訴說著大明太祖皇帝當年的良苦用心,可是眼下卻被不肖子孫們給弄成了這樣,他們不光要謝罪,還要去孝陵謝罪.......

林敬不耐跟這些宗室打口舌官司,他深知眼下必須快刀斬亂麻,因此又連同首輔吳等人,勸得崇禎皇帝終於下定了決心

一自崇禎十七年開始,所有的宗室祿米銀都將廢除,停止發放,並宗室新政一起施行。

之所以給大傢伙半年時間,也是希望所有人能夠藉助這個機會,去重新找找飯轍,也不要當真餓死,否則還真是丟了老朱家的顏面。

在宗室新政正式實施之後,所有的勳貴們和皇親們也都真正萎靡不振了。

因為他們雖然不是宗室,可是同樣在宗室新政的管理範圍內,所有勳貴和皇親的祿米同樣停發了。

當然,付出了這麼大的代價後,大明朝廷所迎來的回報也是極為喜人的,原本每年八百多萬兩銀子的宗藩祿米終於被停發,也就意味著大明朝的可用財政已經突破了二千萬兩——說起來也很寒酸,因為在原本歷史上,當清廷入關後沒多久,清王朝的歲入就超過兩千三百萬兩了。

林敬深知,大明朝的財政潛力還很深,倘若繼續實行其他的新政,比如攤丁入畝和官紳一體納糧,完全可以讓財政再漲一倍——但是後者影響實在太大,幾乎和天下所有的大地主大官僚在作對,這與宗室是完全不在一個等級的力量。

不過之所以能夠實現對宗室祿米改革,一方面的確是人心所向之故,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局勢已經到了頗為危急的地步,不要看林敬在北面打了幾個勝仗,可是放在整個大明朝而言,國勢卻是每況愈下,就在不久前,李自成就已經圍困武昌許久,看樣子很快就要攻下武昌,而張獻忠也乘機發展自己的勢力,已經控制了湖南、湖北南部,以及廣東、廣西北部的廣大地區。

倘若按照義軍們的發展速度,很快李自成下一步勢必會進攻陝西,一旦到了那個時候,則說明中原和南方已經徹底糜爛,到時候僅僅只控制了兩京、山東、山西以及一部分江南的大明朝,所面對的壓力要遠遠高於崇禎十五年前。

按照目前的預估,想要遏制義軍對陝西和山西的進攻,至少需要十五萬人左右的兵力,因此這也促成了改革的壓力所在。

「時不我待,還剩下最後一件事了,那就是議和了。」

林敬面對崇禎皇帝和內閣大臣們,將手指點在了關外的盛京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