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十幾年的時間裡,張定國一路跟著張獻忠打打殺殺,因為其出色的能力和義子的身份,很快就躍居眾人之上,在崇禎十年的時候,十七歲的張定國便率領兩萬兵馬,跟隨張獻忠攻打河南和湖北,屢立功勳。

到了崇禎十四年,在明軍的重重圍剿之下,李定國喬裝成明軍差官,同二十匹輕騎連夜飛奔到襄陽城下,直接突襲攻佔了襄陽,還繳獲了督師大學士楊嗣昌所儲的十餘萬軍資,使得張獻忠徹底擺脫了明軍的追擊,也迎來了逆轉。

可以說,在整個義軍內部,幾乎沒人不知道張定國的鼎鼎大名。

“二哥,你可總算回來了!”

當騎兵進城之後,很快也有一個年輕的將領迎接了上來,他個子不是很高,臉上帶著些許鬍鬚,站在張定國的面前時,臉上還透著幾分討好的味道。

原來,此人也是張獻忠的義子之一,排行老四,喚做張能奇,與老大張可望、老二張定國、老三張文秀並稱為四將軍。

張定國望了一眼張能奇,才輕聲道:“走,咱們先去拜見義父,有要緊事需要商議。

說完之後,眾人撥轉馬頭朝著黃州府衙的方向前去,張獻忠便在此地辦公。

到了黃州府衙之後,張定國和張能奇直接通稟了一聲,便朝著後堂簽押房的方向走去,只見許多護衛已經站在了簽押房的門外,很顯然裡面正在進行著極為緊張的商議。

“二將軍,四將軍,大帥正在裡面等你們。”

很快,一名義軍將領迎了上來,他的臉色透著幾分凝重,朝著二人做了一個請的姿勢。

張定國和張能奇便直接跨入了簽押房,一眼便看到了坐在上首的一名臉色蠟黃的中年漢子,此人身材瘦長,留著濃密的美髯,眼神中透著幾分淡漠之色,他正是當今天下聞名的義軍首領張獻忠,其勢力巔峰時期甚至不亞於李自成,時人稱為“黃虎”。

在張獻忠的下手,則是坐著老大張可望和老三張文秀以及汪兆麟、嚴錫命、王國麟等謀士,所有人正目光咄咄地望著走進來的張定國和張能奇二人。

“末將張定國、張能奇拜見義父。”

張定國和張能奇很快便跪在地上,對著張獻忠行了一個結結實實的大禮。

張獻忠臉上帶著些許笑意,道:“起來吧,定國,你這一次著實辛苦了,那李自成到底怎麼說?”

原來,自從李自成決定要盡起大軍之後,便派人向張獻忠派遣了使者,而張獻忠由於先前與李自成有宿怨,因此並沒有直接應允,而是派了自己的義子張定國趕往麻城,同闖軍的使者進行了會見。

張定國拱手道:“回稟義父,那李自成的人說了一番唇亡齒寒的道理,想邀我軍夾擊位於武昌和漢陽的明軍,並且允諾一旦擊敗左良玉和孫傳庭之後,便將武昌和漢陽盡數割讓給我軍,他絕不染指。”

張獻忠面無表情地點了點頭,望向張定國,道:“你以為呢?”

“義父,兒子以為,這件事咱們怎麼都不會吃虧,不妨答應下來,若是咱們能夠佔據半個湖廣,將來還可以重新去謀江南。”

張定國十分乾脆地給出了自己的意見。

聽完這番話,張獻忠卻並沒有表態,而是繼續環視了眾人一眼,道:“你們認為呢?”

“義父,兒臣以為咱們不能答應。”

聽到有人提出反對意見,所有人的目光不由得聚焦了上去。

原來,此時站出來的是老大張可望,他原本叫做孫可望,在崇禎三年被張獻忠收為義子,此人作戰時勇猛無比,且為人奸詐狡猾,還會識字,在義軍當中被人稱為“一堵牆”,由此深受張獻忠的器重,在義軍中的威望甚至要高過張定國。

聽到張可望反對,張獻忠蠟黃的臉色依然沒有什麼變化,只是乾巴巴地問道:“說說你的理由。”

&nbsp本章未完!

第542章 堵胤錫來了

張可望向來以足智多謀著稱,他輕聲道:“先不說李自成的允諾是真是假,眼下的關鍵在於他想要徹底消滅左良玉和孫傳庭兩部——以兒子來看,若是明軍兩部被消滅之後,便是我軍同李自成的生死決戰了,義父可不能忘記曹操啊!”

被李自成在短時間內吞併掉羅汝才和革左五營的訊息,很早就傳到了張獻忠的耳朵裡,也給他帶來了很深的刺激——李自成幾乎在短短時間內,勢力徹底擴充了一倍,也使得他心中的警戒之心頗為深重。

要說羅汝才跟李自成之間的關係,可是遠遠好於他張獻忠跟李自成的關係,可以說兩個人翻臉都跟吃飯喝水一樣簡單。

因此,聽到張可望這番話以後,張獻忠緩緩點了點頭,道:“哼,此輩賊子用心狡詐,咱們不可不防.......”

一旁的軍師汪兆麟也點了點頭,道:“主公,我也曾經聽人說起過,襄陽到處都在傳著一句童謠,喚做“十八子,主神器“

還有“李代朱”這些話,說明李自成的野心絕不僅僅只是針對大明,咱們恐怕也是他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