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你認為阿巴泰的主力大軍已經無法打敗明軍了嗎?”

皇太極臉色沒有絲毫的變化,甚至連語氣都一如既往地沉穩,讓人捉摸不透他的真實想法。

范文程道:“奴才看過了阿巴泰傳遞回來的摺子,只覺得一股寒意湧上心頭,明廷當中已經出現了一個極大的變化,那就是皇太子林敬的出現,已經讓大明變得面目全非,更是讓明軍變了一個大模樣!”

“根據阿巴泰的描述,明廷中出現的抗虜軍擁有強大的火器,且訓練有素,即便是正面同我八旗鐵騎抗衡,也絲毫不落下風,如此方能接連戰勝滿達海和圖爾格,更是全殲了我大清三萬偏師!”

“若是再不重視此人和抗虜軍,只怕將來我大清會有大的麻煩了!”

一番話說完,彷彿在眾人心頭落下了一道驚雷一般,使得整個殿中的氣氛也變得凝重了起來。

然而,這番話卻與皇太極本人的想法不謀而合,他當初在接到阿巴泰的訊息時,並非因為三萬人的折損而暈倒,而是因為他同樣想到了這一節,卻沒有化解的辦法,心中又驚又怒之下,才當場吐血暈倒。

可以說,自從林敬打下了清河之戰的大捷之後,他就已經受到了清廷上下的高度關注,而德州之戰的結果,更是讓清廷對他產生了一絲恐懼。

什麼樣的對手更可怕?並不是那些看上去人多武器多的敵人,就好比當年的薩爾滸大捷一般,當時後金軍隊總共才多少?明軍又有多少?雙方力量堪稱無比懸殊,可是在正確的決策下,老奴依然能夠獲得決定性的勝利!

真正可怕的敵人,永遠都是那些你看不透猜不透的敵人,他們彷彿置身於黑夜之中,僅僅只是露出了一絲輪廓,始終關注你身上的任何一處弱點,準備隨時狠狠捅上一刀,可是你卻對其沒有任何辦法,只能心驚膽戰地走在黑夜之中。@精華\/書閣*首發更新~~

如今的林敬和抗虜軍,對於清廷而言便是這種形象。

但問題就在於,此時的大清明面上還穩穩佔據了上風,那麼高層是否願意就此妥協,選擇認輸出關呢?

皇太極心中並沒有說服八旗高層的必然把握,特別是在眼下身體不適的情況下,他更需要去試探一番,而內三院的這三個人便是試探的方式。

“若是暫且不懲處阿巴泰,你們覺得誰適合帶兵出關接應阿巴泰大軍?”

聽到這番問題,三人更是微微一愣,像這種事情往年都是皇帝聖心獨斷,眼下這番詢問,只怕又是試探。

這一次連剛林也硬著頭皮不說話了,唯獨范文程臉上依然是一副平靜的神色。

“范文程,看你胸有成竹的模樣,莫非已經有了人選?”

“正是,啟稟皇上,奴才以為應該派遣豫親王前去接應。”

范文程臉上不卑不亢,緩緩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豫親王,正是努爾哈赤第十五子,阿濟格、多爾袞同母弟,同樣也是鑲白旗的旗主,屬於皇太極先前一力打壓的物件。

希福眉頭微微一皺,他原本下意識要反駁。

范文程,可是當他抬眼瞧見皇太極平靜的神色時,到嘴邊的話反而嚥下去了,內心更是湧起一陣惶恐。

原因很簡單,他發現自己對聖眷的瞭解已經完全不如范文程了,甚至此時他連皇帝的心思一點都沒有猜到,以至於幾乎要在殿前失態!

皇太極似乎也察覺到了,他望向了一直沒有開口的希福,輕聲道:“希福,你以為呢?”

轉眼間,一個巨大的難題被拋在了希福的面前。

希福內心無比忐忑,能夠混到今天這個位置上,就能說明他絕不是蠢人,可是正因為如此,他反而有些無法掌握皇帝的真實想法—―因為無論是范文程的奏對,還是皇太極的反應,都說明了一些事情在發生轉變,比如皇帝對多爾袞三兄弟的態度問題....

這裡面一定有他不瞭解的東西,希福深深在心中嘆了一口氣,臉色逐漸恢復如常。

“回稟皇上,奴才以為.......範大學士說得是。@精華\/書閣·無錯首發~~”

聽到這個回答以後,皇太極眼睛裡閃過了一絲失望,他語氣乾巴巴地說道:“到底由誰率軍還需要再商議商議,不過朕以為,眼下不如再同明廷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