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南京工商管理總司
章節報錯
談完了路振飛的事情後,林敬繼續開口道:“除了這些事情以外,父皇對我在江南的清賦一事並沒有多說什麼,或許我們的動作還可以更大一些,在未來的一個月時間裡,必須全面實行對官員的清賦,至於那些大族反而可以先放一放。”
朱大典點了點頭,他已經明白了林敬這番做事的用意,清賦倒是其次,真正的目的還是為了給江南官場換血,只有將那些貪腐無能且結黨之輩全部換掉,才能實施接下來的政策,從目前來看效果還是非常不錯的。
從南京六部、都察院到南直隸地方官衙,到處都有因為清賦一事被罷職的官員,像南直隸下屬的應天府、鳳陽府、淮安府、揚州府、蘇州府的知府,都因為清賦不得力而被換掉,而其餘像松江府、常州府、鎮江府、廬州府、安慶府以及太平府的知府則是被大加訓斥,鎖牽連的免官人數多達上百人。
儘管後續換上去的官員並非都是太子的黨羽,可這些人也基本上都是從其他地方調來的政聲卓著之輩,他們初來駕到,雖然暫時不熟悉地方民情,可是好在並不與江南計程車紳勾結在一起,因此對於太子林敬的命令執行的還是非常到位。
透過這麼一番吏治治理之後,整個南直隸的政務幾乎煥然一新,林敬還趁機宣佈在官員的正式俸銀以外,單獨加了一份俸銀補貼和一份養廉銀,至少在明面上提高了整整一倍的俸銀——不過這些銀子可不是白拿的。
根據林敬的改革措施,新加的官員薪俸想要領取是有條件的,其中俸銀補貼大概有正式俸銀的一半,必須要透過考評才能領取,其中優異者還可以再加,而未能透過者則取消俸銀補貼,以此來激勵官員們認真做事,至少該負的責任必須要做好。
其次還有一項則是養廉銀,即每個月會給官員在名義上發放一半俸銀的養廉銀,能夠佔到俸銀的一半——但是之所以說是在名義上發放,是因為這一項銀子並不會立刻發放,而是會進行登記,等到官員致仕後,如果沒有出現任何貪腐事,那麼就可以領取,否則前面的所有養廉銀都會直接打水漂。
像這種給大臣們加餉銀的事情自然不會有人阻攔,即便有人想高風亮節,也會想一想其他清苦的同僚——畢竟大明朝明面上給官員的工資實在太低太低,很多官員根本無法養活自己和家人,不得不在正式的俸銀以外收一些灰色的收入,可是這畢竟只侷限於一部分人,對於那些沒得辦法撈錢的官員而言,日子總是很難熬的。
林敬的這一番措施也算是挽回了不少官心,至少對於那些中低層官員們而言,有了這麼兩項福利後,家裡的開支也就寬鬆了不少,因此他們對朱大太子的印象卻是好轉了不少。 無錯更新@
而這麼一來,林敬的威望也上升了不少,至少他在推行一些有爭議的政策時,站在他這邊的人應該不會少。
“在這一次清算陳演罪行的時候,父皇對於晉商可是深為不滿,或許已經讓錦衣衛在秘密晉商通匪一案,只是我這邊卻沒有辦法提供更多的罪證...…”
林敬輕輕嘆了一口氣,他何嘗不希望能夠藉助這一次機會,將那些通敵的晉商給一網打盡......
“殿下,晉商通敵一事,絕非起於今日,亦絕非只有陳演一人......實際上他們從萬曆年間就已經開始結下了一張大網,網上盤根錯節,不要說朝廷裡的大臣們,就連皇親國戚也都在這張大網上面....…”
朱大典很顯然知道不少其中的內情,他輕聲道:“朝廷這一次同東虜的議和失敗,只怕東虜很快就會重新發起進攻,到時候這幫子晉商估計又會在裡面傳遞情報,充當耳目,實在是可恨至極!”.
“可是總不能放任他們胡來。”
沈廷揚臉上浮現出一絲憒怒,他沉聲道:“昔日下官在遼東督糧,也曾接觸過這幫子晉商,他們可不是一般的膽子大,只要給。(本章未完!
第431章 南京工商管理總司
錢,就沒有他們不敢賣的,東虜之所以能夠做大,跟這些人實在是分不開關係。”
林敬點了點頭,這些大臣們說得都很有道理,但是卻並沒有把晉商的問題真正說透,或者說在這個世界上,目前能夠看出晉商問題本質的人,恐怕只有寥寥無幾的數人,且需要對這一套商業邏輯有很深的認知才行。
嚴格來說,明朝不缺乏一個自由的商業市場環境,朝廷相對比較落後的管理手段,再加上自隆慶開海以後貨幣的白銀化普遍實現,促使大明的商業經濟出現了較大的變化,當然這種變化很難催生出所謂的資本主義,這一點在前文中已經說過,更多催生的則是晉商這種官商勾結的怪胎。
在後世,顧炎武曾針對明末的商業環境有過一番很經典的評論,即“商賈既多,田土不重,操賢交接,起落不常。能者方成,拙者乃毀;東家已富,西家已貧;高下失均,鎖巧共競,互相凌辱......至嘉靖末隆慶間,則尤異矣。末富居多,本富益少,富者愈富,貧者愈貧。貿易紛經,誅求刻履。”
說白了,顧炎武的意思很簡單,大明朝的商業環境為什麼會到這個地步?完全就是因為朝廷沒有插手,朝廷針對商業活動的官吏太過於欠缺,以致於官紳商聯合在一起,形成了類似於晉商這種怪胎。
想要徹底根除晉商這種利益集團,絕不是簡簡單單誅殺晉商八大家的問題,因為殺了這八大家,其他的商人也會因為利益而成為新的八大家,或許到時候就不是晉商而是徽商乃至於楚商....
林敬沉聲道:“朝廷眼下針對商貿的管理存在嚴重的失誤,我準備向陛下建言,組建南京工商管理總司,以管理總司來實行對江南商貿的管控,促進商貿發展,將來一旦取得了成效,就可以向全國推廣。 首發更新@ ”
“南京工商管理總司?”
聽著這個有些不倫不類的名字,朱大典頓時有些驚愕,實際上類似的機構並不是沒有出現過,但是真正的問題不是靠著一個機構能夠解決,就比如那些東南大地主們,自己往往也是大商人,這些人的利益如何平衡?。
第431章 南京工商管理總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