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會的功夫,李繼周便分別通知到了這幾個東宮屬官,他們得知太子有召,便連忙約好了時辰聚集在端本宮前,準備覲見林敬。

其中像吳偉業來得比較早,他是崇禎四年的進士,也都是跟太子相處時間比較久的講讀,早在崇禎十年就被選為了東宮講讀官,如今本官也已經到了正五品的左庶子,因此他的前途基本上都是依靠的林敬。

如今太子殿下有召,吳偉業也來得最早,不過他並沒有貿然進去,而是稍微等候了一會,很快其他人也都到了,分別是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讀項煜、翰林院修撰劉理順以及東宮講讀經筵講官林增志。

眾人平日裡也都相識,當下互相拱手行禮,道了一聲問安,隨後便由官銜最高的項煜前往端本宮前通稟,要求覲見。

李繼周知道太子林敬做事講究雷厲風行,早早就在門口相候,他見到項煜之後,便連忙進去通稟林敬,不一會的功夫,又很快出來,望著這幾個人高聲道。

“傳太子令旨:茲命爾等入見!”

林敬照慣例在弘仁殿面見眾臣,他穿著一身太子常服,端坐在太子寶座上。

很快,眾人走進弘仁殿中,他們當中走在最前面的便是項煜,此人相貌堂堂,儀表不凡,看上去倒像一個正人君子,率先向林敬行禮。

“臣詹事府少詹事項煜拜見太子殿下!”

緊接著劉理順、吳偉業以及林增志三人分別拜見林敬,各述官職。

林敬在此之前自然看過這幾人的資料,在腦海當中稍微對了一遍,便輕聲道:“諸位請起。”

“謝過太子殿下。”

四人站在殿中,並不敢貿然開口,他們的神情微微有些緊張。

林敬當即笑了笑:“諸位都是我的講師,也是我的先生,不必如此客氣,今天我召見你們,是因為訓練新軍的事情,需要各位的協助。”

項煜性格貪婪,他渴慕功業成就,當下便率先拱手道:“太子殿下但有吩咐,臣自當勉力為之。”

其餘人見到項煜率先表示,便也先後表著忠心,不過相對於項煜這般赤裸裸的吃相,其餘人多多少少還顧忌著文人的風骨,其中吳偉業、林增志是稍後一步,而劉理順則是最為靠後,很顯然他的性子相對較為淡薄。

林敬在腦海中迅速過了一遍資料,結合面前眾人的表現,對這幾人做了一個初步的心理畫像。

項煜五十出頭的年紀,天啟五年的進士,早年間阿諛閹黨,後來轉投東林,在士子當中的名聲並不好,此人功利心重,毫無忠誠可言,後來歷史上當眾投降順軍,不過正因為這一點,可以用這個人來做一些髒活,但是需要小心謹慎,防其反噬其主。

吳偉業年紀是眾人中年歲最小的一位,萬曆三十七年的生人,少年早發,於崇禎四年高中進士,那時候他才二十二歲,眼下不過三十三歲就已經做到了正五品的左庶子,可見此人才能肯定是有的。

更為關鍵的一點是,吳偉業的背景十分深厚,他是復社魁首張溥的弟子,甚至連崇禎都十分看重他,在他的試卷上批下了‘正大博雅,足式詭靡’八字評語,很顯然這個人是可以用的,不過由於背景的緣故,在用之前需要敲打一番。

林增志年近五十,如今不過只是一介小小的編修,很顯然才能相對比較一般,不過此人文采非同尋常,可以作為一個詞臣養著。

至於最後一個劉理順,基本上是一個大器晚成的人物,他今年已經是花甲之齡,自從二十四歲考中舉人以後,之

後的二十七年裡連續九次參加進士都落榜,一直到崇禎七年才中了一個第二百七十三名的同進士。

不過後來崇禎複查這一年的考卷的時候,不知道為什麼,就感覺劉理順的文章很對他的胃口,便親自批准此人做了狀元,封為翰林院修撰,如今在負責《起居注》,管理六曹奏章,纂修《明會要》。

這個人年紀已經很大了,而且自己也有自己的志向,林敬並不打算任用。

面見了眾人之後,林敬並沒有同他們繼續多說,而是當場賜膳,等到眾人用過之後,才吩咐小太監將眾人送走,只是留下了吳偉業,而這一幕卻使得眾人有些驚訝,項煜則是忌妒不已。

等到其餘人都離開了之後,吳偉業卻心中多少有些忐忑,固然他知道自己算得上是一個人才,可是在太子的面前,卻讓他感受到了一種無形的壓力。

“你的老師是張溥?”

林敬端起荼杯品了一口,微笑著詢問道,語氣也是淡淡的,不過卻沒有半點對張溥的尊重。

吳偉業連忙拱手道:“臣的恩師的確是西張先生,當年承蒙先生不棄,將臣列入門牆之中,方有臣今日。”

林敬微微點了點頭,說起來他對張溥這個人還是有一定的瞭解,可以說在明末這個時代裡,堪稱他比較討厭的幾個人。

原因就在於張溥這個人作為東林君子中的代表,幾乎一力貫徹了東林君子的噁心之處,一力主導復社成立後,遠近士子朝拜,儼然如孔聖人在世,手底下還有所謂的‘四配’、‘十哲’以及‘十常侍’,絲毫不將朝廷放在眼裡。

更關鍵的是,張溥此人跟當朝首輔周延儒有很密切的關係,甚至持言路,見保舉命下,更結連引薦,為禍愈熾,甚至還勾連地方豪紳,操縱科舉等等不法事,只不過在周延儒的包庇下,都沒有得到懲處。

林敬對張溥不滿意歸不滿意,但是他眼下並不打算對復社出手,便輕聲道:“我如今已經得到了陛下的許可,操持新軍編練的事務,駿公可願助我入軍中操持俗務?”

“臣自當從命。”

吳偉業雖然感覺到了一點太子對恩師態度上的問題,可是在這件事上,他自然是欣然嚮往,不存在拒絕的餘地。

見到吳偉業同意了下來,林敬決定將吳偉業和林增志這兩個人先派去做一些新軍訓練前的準備工作,比如營房的建設,再比如同各部衙門之間的溝通,由他們出面可以讓方拱乾稍微輕鬆下來一些。

至於項煜這個人,林敬準備將他送到皇家商會那邊去,讓他代表東宮去跟各個勳貴們談,憑藉此人的能力,搞錢問題應該不大,到時候如果商會那邊出現了問題,就拿這個人的人頭出來賠罪,也算是物盡其用了。

等到這些事情都上了正軌之後,林敬就可以稍微放下一些心來,他已經開始慢慢有了自己的羽翼,已經在這個世界上生存的基本本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