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了將近兩個多月,吳國的使者終於來了。

陸抗雖是名將,但羅憲也不差。

有杜預在後支援,吳國三萬大軍被死死擋在永安。

這場大戰本來就有些莫名其妙。

楊崢與吳國也沒什麼根本上的利益衝突,蜀國滅亡,你來撈一把,正常操作,但沒佔到便宜就應該見好就收。

他們倒好,死咬著不放。

“諸葛靚拜見楊君侯。”

楊崢喝道嘴裡的半口茶水顯現嗆到。

剛提到諸葛緒,又來了個諸葛靚……

諸葛家倒是挺活躍的。

此人正是諸葛誕少子,當年被送入建業為質,頗受吳國君臣厚待,官至右將軍。

東吳派他來,還是有一定的誠意。

“君可謂吾之故人矣!”楊崢一點都不見外。

諸葛誕當年也是曹爽故舊,與楊崢八竿子還能搭上點關係。

說者有心,聽者有意。

諸葛靚的臉色微微動容,“天下還念舊情者,唯君侯耳。”

楊崢一笑,凡是司馬家的敵人都是自己的盟友,“徵東大將軍當年與吾約為盟友,只可惜東西相隔萬里,司馬昭以傾國之眾臨淮犯之,吾鞭長莫及,君此來,必是為兩家和好之意。”

諸葛靚臉上閃過一絲愧色,“在下此來正是此意。”

“如此正好,可以化干戈為玉帛,同伐中原。”

東吳再豪橫也要講些道理。

天下大勢已經很明顯了。

楊崢有其三,東吳有其二,司馬家有其五。

淮北還有個鍾會,算是零點五。

明顯北伐淮南要佔便宜的多。

諸葛靚眼神都不敢直視楊崢,“回稟君侯,我主願意結盟,然,需劃巴東之地為吳地,從此兩家和好……”

“啪嗒”一聲,楊崢手中的茶杯掉在地上,“爾方才說什麼?”

楊崢真懷疑自己聽錯了。

東吳這幫玩意兒憑什麼要巴東之地?

身邊龐青、趙阿七一臉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