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羊祜沒有?”

“稟君侯,尚無!”

“活要見人,死要見屍!斥候分散出去,搜尋周圍百里。”

“唯!”

寒夜之中,到處是潰散或者投降之人。

五萬騎兵在曠野中與一萬餘步卒相遇,結局可想而知。

吃下羊祜,楊崢背後的威脅便不存在了,可以放心與司馬昭周旋。

一直到天明都沒有找到羊祜的身影。

不過有一點可以確認,羊祜是逃不走的,要麼早已被凍死,要麼屍體支離破碎,與其他死屍混在一起,還沒被發現而已。

羊祜擅長治理,戰略眼光高遠,治民治軍都有獨到之處。

司馬昭最缺不是將帥,恰恰是羊祜這樣的人才。

以中原的底蘊,只要司馬昭願意啟用底層將領,何愁沒有將帥可用?

只是,從魏明帝開始,朝中各種職位逐漸被士族掌控。

沒有家世的張郃,辛苦一輩子,卻被司馬懿和郭淮輕鬆踩在腳下,後來張郃頓悟,開始遵循孔孟之道,想混進士族圈子,卻不得其門而入……

到了司馬昭更是明顯。

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

朝中六百石以上幾乎沒有寒門庶族。

司馬昭身邊的陳泰、賈充、鍾會、荀勖、陳騫等人,哪一個不是士族之後。

當然,他們都還是些才智之士,可堪重用。

但君子之澤、五世而斬,他們的第三代、第四代呢?

司馬家的衰落最為明顯,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之後,司馬氏也是斷崖式的下跌。

左傳有云:君以此興,必以此亡!

司馬家以士族而興起,也必會因士族而滅亡。

楊崢讓士卒押著俘虜先回萬年休整。

這場大戰才剛剛來開序幕。

到了下午,幾個斥候抬來一個重傷之人,雙目緊閉,牙關咬緊,全身上下都是傷口和凍成冰渣的血漬。

一身明光甲支離破碎,彷彿在馬蹄下被蹂躡了幾百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