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右有魯芝、周旨坐鎮,大可無憂了。

楊崢領兵回到姑臧。

各種戰報早已鋪滿了桉牘。

首先是淮南大戰的。

諸葛誕死守壽春,反倒是吳軍與司馬昭大打出手。

不過雙方的體量差距太大,吳軍一直打不開局面。

另一份關於中原的戰報讓楊崢驚訝不已。

在投入文欽部的三萬人、朱異、陸抗部的三萬人之後,孫綝自領五萬人進駐鑊裡。

而司馬昭一座泰山壓頂還不夠,再發青徐兗豫二十萬大軍,再來一座泰山壓頂。

中原實力之雄厚可見一斑。

這場大戰,不算自己與姜維在雍涼的兵力,也不算王昶在荊州的兵力,只算淮南的兵力,相繼有司馬昭四十六萬人,諸葛誕十萬兵力以上,孫綝也投入十一萬大軍。

漢末以來,最大規模的戰爭毫無爭辯。

赤壁之戰也才二十萬來萬。

淮南二叛也是二十萬左右。

自己與姜維動輒兩三萬的兵力,實在有些上不了檯面了。

也難怪司馬昭要不遺餘力的攻打淮南。

“如今涼州疆域廣大,草原諸部來降,我意擴充牧騎如何?”楊崢實在有些被司馬昭嚇到了。

《仙木奇緣》

現在不擴軍,兩三年後,司馬昭一手一座泰山壓頂,自己難免會吃不消。

牧騎就是草原上的府兵,以新歸附的草原部落為主,劃分牧場,戰則為輕騎,不戰則為牧民。

“涼州在籍人口一百一十餘萬,眼下四萬親軍的確捉襟見肘。”杜預同意楊崢的提議。

這一百一十餘萬在籍人口中,漢民也就四十餘萬,其他大部分是羌胡、匈奴、鮮卑。

在籍人口中,羌胡匈奴鮮卑多是奴隸和待歸。

涼州的發展其實是建立在對奴隸的壓榨之上。

其實也是坐在火山口上。

本部族群人口不足,隱患就一直存在。

一直以來,楊崢採取的手段是聯合羌人,壓制匈奴、鮮卑。

漢戶加上羌戶,人口六十餘萬,加上一部分轉化的胡人,楊崢手上核心族群超過七十萬,能壓制住匈奴和鮮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