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太子的勢力越來越穩定,加上皇后夏侯止,夏侯家這幾年有些飄了。

夏侯莊是夏侯淵之孫,夏侯威之子,堪稱夏侯家的種馬,生了六個兒子,七個女兒……

然後這些兒女再聯姻,夏侯家的勢力就這麼上來了。

雖然朝廷嚴禁士族聯姻,但不跟士族聯姻,可以跟官宦、豪強、勳貴。

這還是隻是夏侯威的一支……

楊崢的確感激夏侯霸和夏侯玄,沒有他們的提拔和庇護,自己墳頭草都不知長多高了,但一碼歸一碼,楊崢清理士族豪強時候,對他們已經網開一面了。

從遼東接回夏侯霸的子嗣,赦免了跟司馬家沆瀣一氣的夏侯和、夏侯駿等人。

但政、治永遠是殘酷且黑暗的。

夏侯家已經開始觸及楊振的底線了,話說當年司馬懿就是這麼起來的。

海洋的利益何其之大?夏侯家就想這麼獨吞了?

夏侯家若是低調一些,楊崢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就算了,不想把事情做的太絕,以太子的權術對付他們足夠了。

但現在看來,有些事情還是自己親歷親為的好,不能交給下一代。

楊崢對夏侯莊掀起的禁海呼聲不表露任何態度。

聰明的人自然會嗅到風頭不對,但貪婪的人則以為有可乘之機。

吃力不討好的事,肯定沒人幹。

夏侯家花這麼大的心思鼓動朝廷禁海,要麼是真的為了大秦,只不過方式不對,要麼,則有巨大利益在裡面。

“真金不怕火煉。”楊崢冷笑道。

是貓兒總要偷腥。

夏侯氏家大業大,迎來送往,維持偌大的利益團體,沒有肥水肯定是不可能的。

趙阿七感嘆道:“怪不得夏侯氏處心積慮的謀取淮南太守之位。”

衛瓘眼皮一動,“此事牽涉……頗多,陛下真有如此決心?”

楊崢知道他在說什麼。

這些年沒有夏侯止的縱容,夏侯家不會膨脹到這種地步。

而且夏侯氏也是太子的母族,牽涉太廣了。

站在天元閣上,楊崢望著繁華的街市良久,“功是功,過是過,昔日霍光對大漢有再造之恩,依舊不免族滅,現在不動夏侯家,以後不是何進就是司馬懿!”

大秦不需要外戚。

更何況夏侯家對大秦沒什麼功績可言,更別提與霍光相提並論,唯一可擺上檯面的也就一個夏侯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