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四章 設醫(第2/3頁)
章節報錯
大士族司馬昭奈何不了,但小豪強卻還管得住,不少蔭戶逃亡,加入佔田的大軍之中。
曹操修建北方水渠系統後,黃河兩岸的冀、青、兗、豫都是產糧重地。
河東、南陽、弘農也都是錢糧重地。
司馬家的江山越來越糜爛不假,但這是一個持續的過程。
“伯父以為荊襄大戰,我軍可以插手否?”
這場大戰持續快兩個月。
丁奉憑藉水軍控制了漢水,但施績遲遲拿不下襄陽。
吳軍當初士氣如虹,現在則有些萎靡。
“大王自有良策,何必問臣?臣為大王管好這關中田地和百姓即可。”魯芝笑道。
似乎一場大病後,魯芝的心態也變了。
在朝中不爭不搶,有機會也儘量讓給索靖、陳壽、李密等青年才俊。
也不為自己的兩個兒子謀前程。
上一次楊崢提議將他二兒子升為太守,沒想到他直接拒絕了,說德不配位,才能不足,居於高位,害人害己。
“讓吳晉爭奪荊襄,我軍在旁牽制,消耗兩國實力如何?”楊崢說出自己的想法。
這種大戰當然不是十天半月就能結束了。
東吳與曹魏歷次大戰少則半年,多則一年。
站在秦國立場上,襄陽被東吳攻陷可以接受。
司馬家就面臨上庸三郡和荊襄兩個方向的夾擊,一定會在南陽部署重兵。
“東吳雖奮力一擊,然司馬氏經營荊襄多年,東吳名將只有丁奉,陸抗雖有才名,卻不為張布、濮陽興重用,偏居西陵百里之地,此戰東吳定會無功而返。”
魯芝的想法差不多跟楊崢一樣。
但凡這種靠一個人支撐著的勢力,最終都是獨木難支。
諸葛武侯何嘗不是如此?
二宮之亂,陸家、施績站在太子一邊,步家站在魯王一邊。
小小一個西陵,陸抗與步協就隱藏了矛盾。
步家跟施家關係也不好。
若是放大,吳國的矛盾不知有多少。
楊崢笑道:“無功而返是他們的事,但孤定要讓此戰拖延下去!”
難道有這麼好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