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七章 雲湧(第2/3頁)
章節報錯
楊崢相信人心,但更相信制度,他們這一代會為大秦盡心盡力,但下一代下下代,就不一定了。
鄉土有最直接的土地利益,有利益就會有腐化。
“幼安即為國家棟梁,無需事必躬親。”楊崢看著索靖削瘦的臉道。
秦國司馬,卻在田間耕作,這讓楊崢覺得有些捨本求末了。
索靖笑道:“大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蜀中百姓新至,其心惴惴,臣親自耕種,正是為了安他們心,顯示我大秦重農之意!”
“幼安真乃國士也!”楊崢心中佩服。
有些人只是做做樣子,但有些人卻是真的在實幹。
華夏之所以強盛生生不息,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有這些人。
更為難得的是索靖出身士族豪強。
所以士族豪強也並非毫無可取之處。
關鍵看秦國的政治氛圍。
上樑不正下樑肯定會歪,司馬懿以詐術竊取權柄,別人心中豈會不知?只是沒有宣之於口而已。
司馬昭連皇帝都當街砍了。
古往今來也算頭一道。
正與索靖商討時,龐青和趙阿七策馬而來,一見到他二人,就知道有大事發生。
“大王,東吳果然出兵了!”
索靖這個級別,已經能參與國家大事。
所以龐青沒有避諱。
“哦?”楊崢心中一喜,東吳這幫人比自己還著急。
“東吳上大將軍施績直撲襄陽,大將軍丁奉也領三萬吳軍精銳溯江進入漢水,司馬昭親提十萬大軍屯於宛城!”
還是中原財大氣粗,荊州原本就有五六萬大軍,加上司馬昭十萬大軍,又是一場二三十萬人的混戰。
雙方前幾個月才互相結盟,屁股還沒坐熱,又拔刀相向了。
盟友這種事果然不能相信。
只有利益才是真實而穩固的。
跟他們兩家相比,周旨柳隱的兩萬多人,實在有些寒酸了。
不是楊崢故意給他這麼少的兵力,而是秦軍自長安南下,翻越秦嶺,順漢水而下,路途遙遠,若是兵力過多,後勤壓力太大。
這次出兵本來就是襲取為主,大張旗鼓,進兵反而緩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