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四章 錢糧(第2/3頁)
章節報錯
不然前幾年的大旱連著蝗災、瘟疫,就能讓秦國疲軟下去。
現在,誰都知道秦國一統天下是大勢所趨,但這個大勢什麼時候到來,則要兩說了。
每年的糧食產量就那麼多,接近巔峰。
就算現在弄來占城稻等等高產作物,想要推廣下去,需要的時間也不短。
楊崢有兩個選擇,其一,休養五六年,訓練士卒,積蓄糧草,然後數十萬秦軍東出,畢其功於一役。
但如果五六年按兵不動,司馬炎這口氣就喘上來了。
其二,蠶食之法,一城一地的打,吃完洛陽吃許昌,吃完許昌吃中原,吃完中原吃河北……好處是沒拿下一地可以以戰養戰,但什麼時候能滅掉司馬炎,則要看仗打的順不順了,東西魏就是這種搞法,拉扯了幾十年,直到一方精疲力盡。
太慢了!
兩種傳統方法都太慢了。
整個華夏人口本來就不多,這麼打下去,中原的精氣也被耗盡了。
李唐為何能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楊崢覺得正是因為快速統一了天下。
先是李淵抓住時機,起兵直撲關中,然後李二快速攻滅薛舉、劉武周、王世充、竇建德等勢力,李孝恭打下巴蜀,李靖快速掃平江南……
唐朝彷彿開了掛一般。
“大秦有今日之勢,皆從戰場上得來,欲速則不達,若是戰場不利,只怕司馬家死灰復燃,願陛下以社稷為重,以百姓為念。”敢說這話的也就魯芝了。
說白了,現在缺錢也缺糧食。
“臣建議陛下加徵田賦、商稅。”衛瓘拱手道。
魯芝的眉頭忍不住皺了起來。
他沒說話,索靖道:“萬萬不可,百姓手中剛剛有了餘糧,歸心大秦,若是加徵賦稅,人心離散,稍遇天災人禍,只恐遍地流賊,他日陛下征伐於外,流寇禍亂於內,以大秦之盛,亦疲於應付。”
中原百姓比較順從,哪怕司馬炎把賦稅調到官八民二,百姓依舊逆來順受。
但秦國跟中原不一樣。
國內有太多的草原部族。
很多人因為有一碗飯吃,才歸順在大秦的旗幟之下。
如果賦稅加高,遇上天災,就是一場大亂。
歷史上司馬炎的太康盛世如火如荼,關西連續大旱,關中河西連續爆發大亂,禿髮樹機能揭竿而起,吊打司馬家的一眾“名將”。
算算時間,關中連續大旱,似乎就在這幾年……
“難道朕要等九年十年?”楊崢有些氣餒。
感覺剛剛一腔雄心壯志被迎面潑了一盆冷水……
殿中眾人都沉默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