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四章 錢糧(第1/3頁)
章節報錯
煌武四年的第一個早朝,自然極盡隆重。
一番歌功頌德,聽的耳朵都起了老繭。
楊崢目視魯芝。
魯芝會意,朝會這才進入正題,“臣以為不應南北同時交戰,當集中力量攻破中原,破中原,則江東必不能長久,眼下江東鍾會與陸家爭鋒,勢均力敵,我軍不攻東吳,則雙方必然內訌,若我軍出兵,反而會促成兩家聯合。”
魯芝的想法跟張特不謀而合。
“太傅所言甚是。”楊崢點頭同意。
鍾會再怎麼折騰,也不可能改變天下大勢。
在楊崢眼中,吳國就不是一個國家,只是一個士族的利益共同體。
就算鍾會擊敗了陸家,短時間內也難以整合江東。
“那麼從今日起,定伐晉之策,兵部訓練,戶部積蓄糧草,工部準備兵器,大秦上下,皆以此為目標。”
是時候準備給司馬家最後一擊了。
楊崢已經不滿足於攻城掠地。
司馬家的氣運到司馬炎這裡已經完結了。
以如今的秦晉態勢,不可能出現歷史上的東西魏。
司馬昭輸了馮翊之戰,司馬炎輸了河東之戰,中原計程車氣已經被徹底打垮。
即將進入最後的決勝階段。
佔田制的上升勢頭被遏制,中原遍地流寇,動不動就有人想挖司馬家的祖墳……
而均田制才剛剛開始爆發。
百姓人心穩定,對國家的前途充滿信心。
雖然人口不及中原,但決定天下大勢的從來不是人口的多少。
魯芝皺眉道:“此次大戰,雖然陛下大勝,然則,數年累積之糧草、錢帛,消耗一空。”
一分錢難倒英雄漢。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
這年頭雖然沒有大炮,但各種開支也是天文數字。
漢武帝北擊匈奴,雖然打贏了,國家也到了油盡燈枯的地步。
“所以朕才想快些統一天下!”楊崢也有些頭疼。
三年豐收才能餘出一年的糧食,攢下三年的餘糧叫“登”,五穀豐登,需要連續九年豐收,兩個“豐登”才算是“泰平”……
所以古代發動一場戰爭,至少需要百姓豐收三年。
秦國之所以能發動這麼大規模的戰爭,是因為畜牧業補充了農耕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