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事談完,眾人退去,趙阿七才悄悄的進來。

臉色有些難看。

反正每次見到趙阿七和龐青都有事,而且是壞事多過好事。

趙阿七將一捧白色粉末放在案几之上,白中略帶黃色。

「五石散?」楊崢眉頭一豎,趙阿七把這玩意兒呈上來,意思再清楚不過。

「正是。」

「從哪裡搜到的?」以前楊崢禁止過,沒有太堅決,但這東西無孔不入,只要是「名士」都磕過。

當年何晏耽聲好色,帶頭食用,體力轉強,夜御數女而不知疲倦。

京師翕然,官宦子弟爭相服用,並逐漸成為「名士」們的風尚。

皇甫謐年輕時,家道中落,過繼給叔父,遷居洛陽附近的新安,受這股風潮的影響,也開始服用,由此而落下風痺之症,身有殘疾,但也因此潛心讀書學醫,遂成一代聖手。

「祁、祁王府!」趙阿七擦了擦臉上的冷汗。

楊崢「唰」的一下從軟榻上站起,「楊宏?」

「是!」趙阿七拱手。

楊崢一屁股坐回軟榻。

錦衣衛的訊息很少出錯,每個送到楊崢面前的訊息,都有連帶責任。

誤報、誣賴都是會受到相應的處罰。

千算萬算,沒想到自己的兒子漏風了。

不過這太正常了。

楊宏這兩年混到了「名士」頭銜,所謂名士不過就是互相吹捧、互相題表而已。

中原現在名頭最響亮的名士王戎、裴楷正是如此。

裴楷吹噓王戎「戎眼爛爛,如巖下電」。

王戎吹捧裴楷「如近玉山,映照人也」。

吹過來吹過去,名聲就這麼起來了。

這麼多年,楊崢總結過,魏晉三個累積治政資本的方法,要麼當名士,要麼當孝子,要麼長得帥……

當然,也不是所有名士都浪得虛名,嵇康、阮籍等人的確有其過人之處。

前代的夏侯玄、諸葛誕還算對得起「名士」二字。

但與夏侯玄、諸葛誕並列八聰的鄧颺、何晏之流就名過其實了。

司馬氏篡為之後,名士的水分也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