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八章 豐年(第1/3頁)
章節報錯
楊崢登基,司馬炎和孫皓一點表示都沒有,這讓楊崢覺得有些沒面子。
既沒有發檄文叫罵,也沒有在邊境軍事挑釁,安靜的出奇。
當然,司馬炎若是先叫罵,只能是自取其辱。
楊崢這麼多年孜孜不倦的曝光司馬家的各種黑料,一口黑鍋接著一口的扣上去,司馬炎想洗白也洗白不了……
虧心事做多了,反而有了些自知之明。
反倒是鍾會送來了一份賀表。
這廝進入江東之後,簡直如魚得水,混的風生水起。
孫皓視他為救命恩人,外人根本插不上話,心腹萬彧心生嫉妒,挑撥離間,聲稱鍾會乃再世董卓也,不安好心。
但鍾會玩陰謀詭計堪稱祖師爺。
萬彧根本不是對手,又不是士族出身,沒有後臺,反被鍾會誣衊,被孫皓夷滅三族。
江東瞬間安靜了許多,沒人再敢找鍾會的麻煩。
其後,孫皓以陸凱為左丞相,鍾會為右丞相。
國事交由陸凱、丁奉打理,自己專心與鍾會遊獵。
吳國反而安定了一些。
原本孫皓有意遷都武昌,被陸凱、陸抗、丁奉等正臣勸阻,鍾會亦言武昌抵進前線,城池殘破,江東物資運轉不便,比不上建業的富足。
孫皓然其言,在丁奉的迎接下,與鍾會一同返回建業。
鍾會部曲則留在柴桑。
江東士族原本對鍾會心有餘悸,但他孤身往建業,又力勸孫皓,還帶回合肥作嫁妝,吳國群臣對其漸生好感,丁奉對他也無話可說。
鍾會傾力結交江東士族,文采武功都當世之選,一副老好人模樣,在吳國聲名鵲起。
江東原本也有很多士人是漢末從中原逃難而來,對鍾會有天然的親近感。
吳人將其比之於魯肅。
孫皓和鍾會的心思楊崢心知肚明。
既不想太招惹晉國,也不想招惹秦國。
東西大戰越來越近,他們靜觀其變就好。
這對秦國而言也無所謂,眼下形勢,秦國肯定不會主動攻打吳國。
時間是站在均田制這一邊的。
大家各守各的一畝三分地。
煌武元年四月,朦朧春雨當中,春耕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