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九章 不合(第2/3頁)
章節報錯
“為何世家子弟青營子弟不能同窗?”衛瓘反問道。
這麼一來倒是消弭了雙方的隔閡。
楊崢笑道:“伯玉所言甚是!”
把世家子弟納入其中,其實也是對他們的一種改造。
至於太學學什麼,完全可以自己把控。
先秦時還講究君子六藝,這時代的儒學也未腐化。
漢魏很多絕頂人物大多是全能。
諸葛武侯能制木流牛馬,也能做八陣圖。
皇甫謐醫學造詣絕頂,但也是儒學大家。
就連寒門出身的鄧艾,也不僅僅是武夫或者種田郎而已,著有《濟河論》,規劃潁、淮運河,廣開屯田,致使曹魏國力一直碾壓吳蜀。
楊崢完全可以增加些私貨,把天文、地理、農學、煉丹、格物、醫學加上去。
別看兩晉這是朝代垃圾,但兩晉時代也是煉丹術、鍛造術、醫術的一個爆發期。
中原大行其道的五石散就是煉丹術的產物。
楊崢完全可以將之引入正途。
有了太學,那些醉心學術之人就可以不用為生計發愁,一心鑽研。
此事以後可以交給嵇康去弄。
嵇康是不是臥龍楊崢不知道,但他的學術水平絕對是當世翹楚。
在青營子弟和世家子弟的努力下,流民的基本生存的得到保障。
雁門代郡境內到處都是新挖的窯洞。
商周時期,便有窯洞存在,詩經有言:陶復陶穴。說的就是最早的窯洞。
遮風擋雨,挖建方便,算是因地制宜。
食物則是統一供應,一日兩餐,偶爾有肉粥。
楊崢幾乎一整個冬天都在雁代定襄三地來回跑。
樣子還是要裝一裝的,帶著護衛深入流民之中噓寒問暖,送些牛羊肉、羊裘、乾草席、烈酒等物,無論是鮮卑人還是匈奴人、蠕蠕人都感動的熱淚盈眶。
別看部落大人們一個個老謀深算,底層百姓民風極為淳樸。
現在這些大人貴人豪酋們全都被“請”進了長安。
牛羊財物能帶走,但土地帶不走,楊崢直接均田給百姓。
自古籠絡人心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均田免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