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九章 不合(第1/3頁)
章節報錯
幷州的冬天要比關中寒冷一些。
幾乎潑水成冰。
越來越多的部族南下,極為考驗秦國官府的能力。
幸虧楊崢早有準備,將青營所有滿十五歲的子弟都調了過來,皇甫氏、張氏、索氏、李氏等大族子弟,只要認識字的也全都被徵辟,跟著宣義郎一起編戶齊民,安置流民。
這種活秦國經歷多次,早已無比熟練。
青營子弟和世家子弟熱情極高,在宣義郎的指揮下,熬粥的熬粥,編戶的編戶。
忙的熱火朝天。
楊崢大力扶植醫學,將其列入公職,秦國的大夫也多了起來。
皇甫謐的夫人胡氏還收了一些女弟子,負責接生、包紮等男大夫不方便之事。
魯芝鼎力支援,收容了不少無家可歸的女童,專門負責此事。
這次出征就有不少女大夫的身影,為受傷的將士包紮治療。
“青營一千五百六十七人,大小世家豪強兩千一百九十二人。”龐青稟報道。
“夠了。”三千五百多人足夠處理幷州的各種民務了。
“近日……青營子弟與世家子弟多有不和……”龐青吞吞吐吐道。
他算是青營系的臺柱子,背後有一大群人。
既然說出口,說明絕不僅僅是不合。
很多事情楊崢雖然沒有親眼所見,但宣義司、鎮撫司會事無鉅細的直接稟報上來。
青營子弟與世家子弟天生就有些對立,各自抱團,互相看彼此不順眼。
“歪風邪氣一定要制止,競爭可以,但內鬥絕對不行!此事你自己秉公解決,不可偏頗,青營是大秦的未來,但世家子弟也有可取之處!”
“屬下知道怎麼做!”龐青拱手道。
合理的競爭可以被允許,但一切應該以大秦的利益為重。
現在雙方就對立,以後入仕,豈不是黨爭不斷?
楊崢嘴上說的輕鬆,其實心中異常重視。
這種苗頭一定要掐斷。
“青營這個名字略有不妥,伯玉可否換一個名字?”楊崢衝一旁低頭看文牘的衛瓘道。
衛瓘思索了一陣,“孝武皇帝興太學,置明師,以養天下之士,大王不妨重啟太學。”
太學就是古代的大學,東漢時太學生最鼎盛有三萬餘人。
“伯玉是說將世家子弟也納入青營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