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習涼風自祁連山而下,大雪山的冰涼一併被帶了下來。

正元二年的試題兩部,一是考察詩、書、易、禮、春秋這些自漢武帝便傳承下來的經典。

杜預痴迷的左傳也併入春秋之中。

其二便是時勢策論了。

談什麼都行,華夷之辨、大義之爭、涼州形勢、三國形勢等等,什麼都可以談、可以說,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只需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即可。

對於科舉的物件,則並無限制。

涼州計程車家豪強可以,雍州、蜀國、中原隨便來。

不是士家豪強也行,認識字會寫字也行,只需在宣義司報名,透過基本的考核就能參加姑臧科舉。

一石激起千層浪。

任何時代都有懷才不遇者。

這個時代的華夏,庶民、大戶、寒門、豪強、士族、門閥,依次遞進。

頂級的門閥終究只是少數,庶民、大戶、寒門、豪強則是大多數。

科舉由魯芝、杜預、衛三人主持,杜寬、張隆17嘔欄ㄖ,楊崢半瓶水,也就不往裡面湊了。

第一年不求選出驚世奇才,只求能任職地方。

然而,事情總能超出楊崢的預料。

第一年就出了三個年輕俊才。

皇甫陶、索靖、張]。

皇甫陶、張]策論文采斐然,切中時弊,但並沒有特別打動楊崢,當然,對如飢似渴的西平而言,也算是上上之選,

但索靖卻令楊崢眼前一亮,一手草書險峻堅勁,剛遒有力,又不失圓轉,簡直就像是藝術品……

而他的策論,更像是戰略規劃。

率涼州諸部,匯合酒泉、張掖、敦煌三郡之精兵,一舉平定高昌,然後攻克樓蘭,取西方之錢帛,練河西之精兵,爭鋒關中……

其他人大多在搞什麼玄學,看的楊崢暈乎乎的。

看到索靖的策論,簡直有如沐春風、沁人心脾之感。

而且他提出的方略,不需要楊崢苦巴巴的種幾年田,只需利用周圍羌胡部落,再加上其他三郡的實力,就可以掃蕩西域。

更高明的地方在於,能進一步整合酒泉、張掖、敦煌三郡。

一石五鳥,三郡、河西諸部、西域,全都照顧到了。

字裡行間透出的氣勢,分明是文武雙全。

見到本人,楊崢更覺得驚異,才一個十七歲的少年,眼神沉著冷靜,拜見楊崢不卑不亢。

這就是士族頂級的人才。

前世十七歲的自己還在幹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