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預趁魯芝、衛瓘都在場,獻上籌謀許久的防區圖。

大致是北面門源,西面西海,南面河曲,東面金城。

最大的改動是將伏羅川、大非川劃為河曲。

比之前更為合理。

如此一來,則增加了北面統制。

實際上,楊崢現在控制的區域非常廣大,只不過地廣人稀,才不能發揮地域的優勢。

但戰略縱深非常大。

祁連、平羌二折衝府的建立,將楊崢的勢力拉向祁連山,北面統制勢在必行。

思索良久,楊崢決定以姜伐野為北面統制。

一來,姜伐野與自己算是患難之交了,即便被冷落了兩年多,也從未背叛,一直忠心耿耿,比另一個岳父彭護強多了。

二來,他是自己名義上的岳父,算是聯姻。

三來,楊崢麾下羌人比例最大,需要立一個標杆,給其他羌人做個示範。

所有條件集中在一起,姜伐野成了最合適的人選。

姜伐野能力差一些,比不上張特、尹春、杜預等等,但忠心卻是母庸置疑的。

這年頭,還有什麼比忠心更重要?

至此,楊崢四大防區落成,東面金城治允吾,主防守,南面河曲治頗巖城,以為前出進取,西面西海治海西城,牢牢控制西海草原,防備西域胡部南下,北面門源治祁連,控制大斗拔谷,窺伺祁連山之北的四郡。

受任當日,軍中屯長以上的軍官全部到齊。

當著西平諸文武的面,姜伐野半跪在楊崢面前。

楊崢親授以最優良的冷鍛甲、精製漢劍、旗號、虎符。

任何事情都需要儀式感。

有了儀式感,才會有神聖感。

現在的西平已經不是草臺班子,該有的東西都應該有,哪怕簡單簡樸一些。

“自今日始,北面之事,皆付於爾!”楊崢一臉莊重道。

“伐野必不負將軍今日之託付!”

“重振華夏、復我神州!”

“重振華夏、復我神州!”姜伐野的嘴唇都激動的顫抖。

從這一刻起,也意味著他真正進入西平核心圈中,身份和地位都得到了認同。

“重振華夏、復我神州!”軍官們也吼了起來。

吼聲激昂,熱血澎湃。

古往今來無論做任何事,都需要一個明確的目標。

還有什麼比這八個字凝聚性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