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西海風平浪靜,倒是有一些小胡部請求內附,被安置在龍耆附近。

邵通的漢化之策最為激進,一把刀子,生或者死,自己考慮。

“每人五千石,不能再多了。”姑臧使者第五次往返。

楊崢幾乎可以確定與自己討價還價的不是胡奮,胡奮性情豪爽,不會這麼錙銖必較,所以一定是衛瓘。

“每人兩萬石,不能再少了。”楊崢自然不會同意五千石的價格。

不過這一次使者有備而來,似乎知道楊崢的心理價位。

每天來三次,一分一毫的磨,錙銖必較。

弄得楊崢不勝其煩,最終以一人一萬石談攏,九個人,湊個整數,胡岐要了兩萬石,一共十萬石。

胡奮出三萬,鄧艾出七萬……

也算是一筆小財。

幾個降將歡天喜地。

這年頭魏軍能當上將校的,很少是從底層殺上來的。

大部分都是有些靠山和家世。

一向養尊處優,在西平卻跟普通士卒一樣勞作,一樣飲食作息,對他們是精神和肉體的雙重摺磨。

其他人都頭也不回的跟著去了,只有皇甫闓對楊崢鞠躬拱手。

楊崢也拱手還禮。

安定皇甫氏,算是漢魏以來的將門,涼州三明之一的皇甫規,漢末三將的皇甫嵩,都是出自安定皇甫氏。

安定胡氏若不是抱住了司馬懿的大腿,給皇甫氏提鞋的資格都沒有。

亂世激流之中,士家也是載浮載沉。

這幾日九野營暗中觀察,楊崢大致知道皇甫闓的心思。

在西平呆了大半年,看到了,也感受到了。

將門也是會選邊站的。

只是楊崢現在勢力侷限在金城西平邊隅,皇甫家卻在安定,不可能冒著滅族的危險投奔自己。

鄧艾吃一塹長一智,這廝現在異常狡猾,兩眼發紅只盯著楊崢,與衛瓘在涼州互相配合,凡是東來西往進出金城之人,皆嚴加拷問。

好幾個九野營將士被他抓住。

以至於東面的訊息越來越少。

東面暫時難以突破,楊崢把精力放在北面。

衛瓘有心整治細作,但胡奮目前控制的區域也只是武威。

張掖、酒泉、敦煌,到處都漏風。

沒有鄧艾對地方的控制力,想完全堵住自然不可能。

“武威近日也在推行府兵制!”孟觀帶回一個讓楊崢驚訝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