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楊崢為宣義郎們壯行。

一碗烈酒,一把刀。

龐青每念出一個名字,就有一個英武的兒郎上前,端起烈酒一飲而下。

楊崢親授以環首刀。

刀鞘上刻著“重振華夏復我神州”八字。

以羌制羌以戰養戰,能不能玩得轉,就看著這三百六十一名宣義郎了。

過了大小榆谷向南,基本就進入高原。

地形複雜,山川比蜀中還要複雜。

若是大軍進攻,不知要耗費多少錢糧與性命。

後世乾隆兩次攻打大小金川,前後投入六十萬人力,七千萬帑幣,歷時五年、死傷逾萬人……

蠻幹肯定不行。

懷柔攻心才是上策。

通常越窮的地方,越是願意跟你玩命,戰鬥力越強。

送走了宣義郎,楊崢與杜預、尹春又巡視了折衝府。

河曲府兵,多以羌人為主,擅長山地和高原,分田之後,人人興奮異常。

一千句口號,都比不上到手的利益實在。

有了自己的田地,並且還可以透過軍功繼續擴增,羌卒們鬥志昂揚。

折衝府下發了一套皮甲、一把環首刀、一柄長矛作為基本裝備,有條件計程車卒自備戰馬和弓箭。

讓楊崢沒想到的是,府兵制的建立,還促進了民間商業的興起。

圍繞府兵的需求,鐵匠鋪、皮匠鋪、酒肆、馬市等等行業紛紛興起,還有一些灰色產業也應運而生。

鐵甲、刀劍、矛叉,都可以打造。

糧食、布帛、金銀都是貨幣,楊崢甚至看到了少量的漢五銖錢。

西平承接絲綢之路,商貿本就發達,到處都是會做生意的人。

楊崢原本以為府兵很窮,現在才知道他們是最有購買力的一群人。

各種需求旺盛。

漢民最有錢,但漢民吃的喝的都見識過了,兵荒馬亂的時代,漢民也都未雨綢繆,糧食、錢帛都囤著,從不亂花。

羌胡士卒就沒有這個習慣,今朝有酒今朝醉。

破羌之戰後,楊崢拿下金城,賞賜他們不少,花起錢來從不手軟。

有活力的地方,通常就證明這一步走對了。

進取高原本是官府主導,但府兵們表現的更為踴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