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五十二章 軍謀(第1/3頁)
章節報錯
春日溫煦的陽光灑在大地之上。
楊崢兌現承諾,從奴隸軍中挑選一萬七千餘人轉為正軍。
沒被選上的,也賞賜了糧食和鹽。
劉珩為親兵都尉,皆加副統制之銜。
驍騎營和銳步營各擴充至六千至八千不等。
又增設越騎、先鋒、攻堅三營。
驍騎走精騎的路子,由蒙主之,越騎則招攬羌胡擅騎射者,以周煜主之,先鋒、攻堅則是步軍為主,摻雜少量騎兵,不設主將。
麾下兵力擴張至五萬一千三百餘人。
每屯設宣義郎,主管士卒思想教化,鼓舞士氣,監督軍中風氣。
張特為東面統制,屯銳步、攻堅二營於金城。
周煜為西面統制,屯越騎營於西海。
尹春為南面副統制,屯先鋒營於大榆城,控鎖河曲。
楊崢領親衛、驍騎二營鎮西都。
漫山遍野都是歡呼聲。
連春耕都賣力起來。
親衛營擴充至一萬二,具裝騎兵一千五百餘,輕騎兵兩千五百餘,重甲刀盾兵三千,弓弩手三千,斥候一千餘,親兵一千餘,皆有楊崢直轄。
龔飛稚、羅虎子、鄂山石、樸進、杜河等五z將副之。
周放鎮守臨羌,袁效鎮守安夷,邵通鎮守龍耆。
在與杜預細細商議之後,建軍謀司、屯田司、宣義司,皆由楊崢兼任。
杜預以長史領軍謀副司丞,魯芝、張特、周煜、姜伐野皆為參軍。
屯田司太大,權力也重,很多奴隸拿起一根竹竿就是兵,楊崢不得不兼任,以楊濟、楊囂、趙登為副司丞。
宣義司只是牌子先掛起來,很多青營選拔出來的宣義郎剛剛赴任,需要歷練,以待日後提拔。
值得一提的是,經過宣義郎暗中考核評估後,一些羌人將領被提拔起來。
尤其是餘胡,被提為積石山守將,領兩千人,鎮守積石堡。
破羌之戰,功勞最大的是蒙,血戰破胡廣、胡岐兄弟,其次是周煜、孟觀、龔飛稚。
形勢最危急的時候,楊崢幾乎認為周煜已經叛變了。
當然,在那種情況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考量。
楊崢可以容忍他的猶豫。
而且戰後,周煜也送來了司馬家使者師纂的人頭。
這段時間九野營也搜出不少密信,不是給陳泰的,就是給郭淮的。
多是地方上的漢家大戶,以及魯芝麾下亭長一級的小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