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充乃王凌故友賈逵之子,王家與賈家同為幷州大族。

“天子一向尊崇太尉,司馬公一再致意,司馬家與王家是世交,太尉若是對太傅主政有怨言,可入朝一同輔左大魏,何必刀兵相見,傷了兩家和氣,令天下人恥笑?”賈充一臉誠懇道。

而他的到來,也讓這場大戰變成了士族內部紛爭。

不過王凌也不是這麼好湖弄的。

司馬懿有兩萬中軍,

王凌手上也有四萬江淮勁卒,真打起來,勝負尚未可知。

“仲達挾制天子與太后,誅大將軍三族,此非人臣所為,世侄何不規勸仲達,令他放下權柄,告老還鄉?”

賈充拱手道:“太傅早有告老之意,只是朝野內外,暗敵頗多,一旦放棄權柄,司馬家有滅族之禍,且大魏國事一日不可無太傅,太傅也說年事太高,去日將近,精力多有不濟,也不知能與太尉再見幾次。”

王凌比司馬懿大了八歲,自幼也算是看著司馬懿長大的。

如今司馬懿說年事已高,去日將近,正好擊中了王凌的心防。

而王凌一向自認為不同於曹爽。

同是幷州士族,司馬懿不會也不敢對他太無禮。

當然,只憑賈充這幾句話,想要王凌放棄,自然是不可能的。

王凌更期待一場談判,能讓他也分享曹魏的權柄。

這才是他起兵的真正原因。

而他的心思早已被司馬懿窺破。

見王凌沉默,賈充又掏出幾份縑帛,“此為孫令君、劉驃騎、高司徒、王尚書的親筆信,太尉信不過司馬公,也該相信這四位。”

中書令孫資,驃騎將軍劉放,司徒高柔、尚書王觀皆是四朝老臣。

全都是七八十的年紀,無論在朝堂還是在士族中都有巨大聲望。

尤其是孫資,出身太原,與王凌也是舊交。

“天下征戰已久,大魏經歷駱谷之敗,剛剛恢復些生機,若太尉舉兵相向,士卒浴血,萬民凋敝,吳蜀趁釁入寇,太尉將何以對天下人?何以對武帝、文帝、明帝之重恩?”

見王凌神色變幻,賈充趁機進言。

王凌長嘆一聲,“你且去吧。”

賈充恭敬拱手,“侄兒告退。”

賈充又在淮南軍的注視之下,從容出營。

一來一去,不止化解了王凌的鬥志,也讓淮南軍處於猶疑之中。

戰,還是不戰?

就連王凌的心腹部卒也迷惑起來。

賈充回到中軍大營,司馬懿與司馬師出營迎接。

“哎呀呀,公閭此番辛苦了。”司馬懿在司馬師的攙扶下,顫巍巍的站著。

賈充拱手施禮,“太傅能用充,是充的福分,為太傅效勞,何苦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