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屯田(第1/3頁)
章節報錯
兩人意見統一,什麼事都好辦了。
楊崢獎賞有功人員,凡是參戰者,都分到了糧食和羊肉,按照之前承諾,大榆谷四成的繳獲拿出來分賞參戰士卒。
受傷者陣亡者都有撫卹。
杜預還向楊崢舉薦了趙登,將他功勞列為第二等。
首功自然是張特,然後是劉珩、姜伐野、蒙虓、周放等將。
有功名單上報給夏侯霸。
幾萬俘虜被集中在西都城下,被分成八部,每部四五千人,漢、羌、胡混雜,以甲、己、丙、丁、戊、己、庚、辛名之,漢民多為伍長什長。
反抗是一定的。
楊崢沒有拆散他們的妻兒父母,但很多羌人祖祖輩輩生活在一起,不願分別。
楊崢毫不猶豫舉起了刀子。
三百多顆人頭落地,全都老老實實。
士卒們也都進入臨戰狀態,披甲持刀,日夜輪流巡視,以防奴隸們作亂。
分割完成,就被帶去各大屯田。
西都分甲己二部,臨羌分丙丁二部,安夷分戊己二部,歸義建威二城和大小榆谷分庚辛二部。
每部都有五百士卒駐紮。
為了以防萬一,楊崢還親自率領一千騎兵巡視各部。
春耕開始之後,大地頓時忙碌起來。
無論羌民漢民,對田地還是有很大的熱情。
西平土地肥沃,有太多的土地可以耕種,最大的問題是缺少人口。
大小榆谷可以養十餘萬羌軍。
臨羌、西平、安夷、破羌沿著湟水而下,都是可屯田之地。
夫定國之術,在強兵足食,秦人以急農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為天下之良式也!
屯田之術也適用於羌人。
在鐵犁、耕牛投入使用之後,耕種效率大大增加。
楊崢還徵召漢民老農,指導羌人耕種。
勞作最能改造人,同樣也可改造一個民族。
一開始有很多刺頭,或是陽奉陰違之人,但有了食物與茅房之後,這些人也漸漸順從了。
能活下去,沒人願意送死。
為了激勵他們的勞動熱情,楊崢還定下獎勵措施,評選各部勞作優秀者,賞以羊肉、糧食、衣物。
羌人大悅。
與漢民一樣,底層羌人也是過著豬狗不如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