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水思源,沒有夏侯霸,就沒有楊崢的今日。

行至東面五十里金劍山,正遇夏侯霸、李彌一行。

“屬下拜見將軍。”楊崢滾鞍下馬,熱情的不得了。

李彌在旁一臉便秘的陰沉神色,身後二十餘隨從,皆腰纏長劍,神情戒備。

看得出來,他其實也不想來。

但上面的命令頂在腦門上,不來也不行。

“興云何必多禮。”夏侯霸頗為歡喜。

今日的他沒穿甲冑,一身常服,看上去更像一個威嚴長者。

“將軍乃國家之干城、隴西之依仗,屬下只恐禮數不周。”馬屁還是要奉上的。

李彌冷哼一聲。

夏侯霸淡淡一笑,“行了,回枹罕再說。”

回到枹罕,夏侯霸馬不停蹄的檢查了一番防務。

城池加固,賨兵訓練,斥候遠派……

忙忙碌碌中,一切都井井有條。

羌人漢民各安其份,農人士卒各盡其職,商旅來來往往,全無阻礙。

夏侯霸不由讚歎,“隴右能有此等景象,實屬不易,今日方知興雲之才幹。”

楊崢一陣慚愧,其實也沒做什麼,只是提供了一個安穩的環境。

沒有李彌在場,兩人說話也就沒那麼多顧忌。

楊崢屏退左右,夏侯霸的親衛也自動站遠。

“李彌出任枹罕令,乃是郭淮之命。”夏侯霸也不繞圈子了。

這些楊崢早就猜到了,“多謝將軍提醒。”

夏侯霸嘆了口氣,“我幾番上書大將軍調走李彌,換一個有實才之人來,大將軍一直置若罔聞。”

楊崢暗自苦笑,要不李勝、鄧颺等人是曹爽的親信?

“眼下蜀人蠢蠢欲動,隴西不可內亂。”夏侯霸有意無意道。

“屬下必以大局為重。”楊崢只能順著他的話說。

只要李彌不搞事,他也願意當沒這個人。

夏侯霸望著城外的青翠山川,忽而發出一聲嘆息,“不錯,以大局為重。”

其實伐蜀戰敗後,夏侯霸的日子也不怎麼好過,夏侯玄失去人心,郭淮跟他不對付,南安太守鄧艾,更是司馬氏的人,背後還有安定胡家。

如果夏侯霸戰敗,不僅夏侯家的顏面掃地,也預示著諸夏侯曹再無能統兵之人。

“枹罕有興雲在,本將無憂矣,狄道諸事繁雜,就不多留了。”夏侯霸風風火火,轉身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