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三方迷惑,首次失控(第2/3頁)
章節報錯
“同盟,侯氏,必然會倒向我同盟一方!”
田法正斬釘截鐵的語氣,頓時震懾住了眾人。
眾人一時間竟忘了開口質疑,還是田法正自己沉默了片刻後,抬頭看著那儒衫老者道:“侯玉霄,不願屈居人下,侯氏一旦投向大晉,這場河西之戰,從目前來看就沒有多少懸念,他能看出這一點,所以他不會這麼幹。
學生可以肯定,這也是我為何在開戰之初,提議讓封天侯只帶七百萬大軍渡河的原因,因為我知道,侯玉霄一定會站在同盟這一邊,與我們共同抗晉。”
整個正心殿內鴉雀無聲,可田法正篤定的聲音卻響徹在眾人的耳畔,久久迴盪不絕。
………………
新禹歷1332年十一月三十
建業府城,大晉中軍大營
拓跋尊獨坐上首,離他最近的五人,正是九天前去河西道城參加宴會的完顏凱、赫連昌、完顏亮、赫連羽、元稹,除五人之外,營帳兩側還端坐著二十多人,全是身披各式甲胃的統兵大將。
營帳正中間,有一人躬身跪地,滔滔不絕的向眾人說了許久才收聲,而等他說完,營帳內包括拓跋尊在內,臉上都露出了疑惑之色。
“侯氏果真是在遷移百姓?”
“這怎麼可能,侯玉霄沒有調兵?”
“大軍還敢化整為零,這是明擺了不怕咱們。”
“他怕什麼,咱們要真敢動手,阻止他遷移兩府的百姓,那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韙,書院那群腐儒又要弄出一大堆酸詩文,來嘲諷我大晉了。”
“可是,這侯玉霄怎麼看也不像善人啊?”
…………
拓跋尊壓了壓手,讓眾人停止議論後,他低頭看著中間的探子,沉聲問道:“這九天來,興南府境內,總共有多少大軍動了,那些大軍,接回百姓後全都回了興南府?”
“稟上皇,這九天,興南府城總共出來了六十波大軍,每一波人數都在十萬以下,他們分別前往昭陽、建業府各郡各縣,近一些的,目前已經回到興南府境內了,遠一些的還在路上,但看他們行軍的方向,也是正常在朝興南府走。”
拓跋尊聞言,眉頭勐蹙,立刻與一旁的元稹對視了一眼,元稹臉色亦充滿了不解,沉思片刻後他抬起頭直視那名探子,低問道:“你確定?”
】
那探子臉上頓時露出一抹急色,跪地開口道:
“上皇,軍師,屬下自九天前就帶著上百人,一直蹲守在興南府城附近,河西那五百萬大軍,如何分兵,如何出城,屬下全都看在眼裡,我敢用性命擔保,絕對不會有問題。”
元稹眉頭稍凝,能在拓跋尊帳下做探子的,忠誠自是不必說,敢當著帳內這麼多人的面,用性命擔保,那幾乎可以確定這探子說的話,是真的了。
難不成,侯玉霄還真是為了河西百姓…………
元稹突然心神微動,輕問道:“你回來報信之前,河西已經接回了多少百姓,這些百姓,又分別安置在什麼地方?”
“這…………”
探子面露一絲難色,躊躇了片刻,回答道:“軍師恕罪,侯氏接回百姓的人數實在是太多了,根本就數不過來。
我們在興南府的探子只有一百多人,屬下只能命他們全力盯住侯氏的大軍,侯氏接回多少百姓,我們不清楚,但回到興南府城的大軍,我回來報信之前,已經有十四隻了,約莫一百四十萬,他們回到府城之後,就再也沒出來過了!
按估算,昭陽興南兩府總共也就五十一城,侯氏分了近六十隻大軍,算上路程,侯氏應該是隻打算跑一趟,我注意過一股回府城的大軍,接回的百姓人數大概是七八十萬,按兩府四千多萬這麼算下來,顯然侯氏應該早就算好了,該怎麼安置這些百姓。”
聽到這個回答,元稹臉上的表情,頓時就放鬆了下來。
大軍都回到了興南府城,而且再也沒有出來過了,只要能確認這一點,那就不怕侯玉霄搞什麼鬼了。
一旁的拓跋尊顯然也意識到了這一點,與元稹對視了一眼過後,對著下方探子揮了揮手道:“你帶人,繼續在興南府城那邊盯著,務必要將侯氏六十隻大軍的情況都摸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