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禹歷1332年十一月二十五

揚州城,白鹿總院

已經被改為同盟總部的正心殿內,十多人正齊聚一堂,紛紛圍繞著河西之事,發表各自看法。

“這個侯玉霄,還有這麼好的心腸?”

“絕不可能,肯定有鬼,侯玉霄此人我十年前打過交道,其人貪婪奸詐,性如狡狐,絕非良善之人,說他是為了河西道生靈,我絕不相信。”

“嘖嘖,八千多萬百姓,好大一座牌坊啊……”

“咱們拒絕不了,大晉也一樣拒絕不了,這就是那侯玉霄的聰明之處。”

……………………

眾人雖語氣不一,可大多數顯然對侯玉霄抱的還是猜忌態度,覺得他所謂的為民請命,還是虛偽居多,必是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十多人中,唯獨一個鶴髮童顏的儒衫老者,和站在他旁邊的一個白衣年輕人,沒有開口,等著眾人議論結束後,老者才輕聲問眾人:

“既然如此,那你們倒是說說,他有何意圖?”

老者一開口,其餘人立馬都閉上了嘴。

見眾人都不開口,老者頓時搖了搖頭,將目光轉到自己身旁的白衣年輕人。

年輕人只思索了片刻,便躬身道:“我與侯玉霄也打過交道,此人雖智計超群,但對治下百姓的確還不錯,為八千多萬百姓,求我同盟和大晉設中立區,他應該能做出來,但要說,他只有這一個目的也不可能!”

年輕人頓了一下,又繼續道:“我同盟和大晉的大軍登陸之初,侯玉霄就將河西的五百萬大軍調到了興南府,起初所有人都覺得,他是為了保持與兩方的距離,現在回過頭看,他似乎就是為了求這個中立區而有意為之的,很符合邏輯,讓人挑不出什麼毛病。”

聽到年輕人這番話,所有人都眉頭一蹙。

這些顯而易見的東西,有必要這麼囉嗦麼?

侯玉霄之所以美名遠揚,就是因為他這個中立區提議,打破了人們原先,對他的惡意揣測。

“不過………”

可正當所有人心中有些失望之際,少年卻話鋒陡轉,沉聲道:“太符合邏輯,這就恰恰說明了不正常,這世間萬事萬物都有缺陷,根本就存在完美的邏輯,之所以會完美,只能證明,這一切都是有人刻意為之,侯玉霄設中立區,是為了百姓,但又絕不可能只為了百姓,他必然還有其他的目的,只要有這個前提在,那就說明,借百姓的名義,設立中立區,早就在他的計劃之中。

這就證明,他有一個我們不知道的目的,需要用成立這個所謂的中立區,作前提……”

一眾人聽到這裡,逐漸有些茅塞頓開了,那儒衫老者的臉上,更是充滿了讚賞,目光一直盯在年輕人的臉上,示意他繼續往下說。

“中立區最大的作用是什麼,就是可以正大光明的成為大晉與咱們同盟的禁區,封天侯與拓跋尊在河西道城,當著全天下人的面,答應了侯玉霄的提議,那這個中立區就是天下公認的,在侯氏沒有主動挑釁的情況下,無論是我同盟,還是大晉那邊,都不會冒然闖入。

既然如此,侯玉霄在中立區裡幹什麼事,一下子就變的安全了很多,他河西手裡最強的就是那五百萬大軍,我要是沒分析錯的話,他應該是要調動那五百萬大軍,只是不知他要怎麼調動。”

……………

老者臉上露出了笑容,輕輕拍了拍年輕人的肩膀,臉上滿是讚許之色,道:“法正,說得好!”

“不愧是紀先生高徒………”

“田聖子,年紀輕輕就有大儒之境,洞悉人心的本事,豈是尋常人能比。”

“那不知田聖子覺得,侯玉霄會如何調兵?”

…………

從別人嘴裡聽到侯玉霄這個名字,田法正童孔中的寒光一閃而逝,思索片刻過後,先是對問自己的那人搖了搖頭,爾後表情變的澹定下來,輕言道:“侯玉霄到底想幹什麼,如何調兵,恐怕只有他自己清楚,不過無論他想幹什麼,這次的河西之戰,侯氏都只有兩個選擇,我們不用關心他想幹什麼,只要知道,他會倒向咱們,還是會倒向大晉即可。”

沒有聽到確切的答桉,那人有些不滿意,不過他看著田法正從容的神色,心神微動,問道:

“那不知,田聖子覺得,侯玉霄會作何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