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晉聖朝、羅剎聖教、魔衍聖宗、浩然聖宗、萬劍聖宗……無論是正道還是魔道,他們取的名字,都只能帶一個聖。

古往今來,就一個大禹神朝,為什麼?

因為,“神”字,是不能亂用的!

武宗末年,大禹覆滅前夕,天下戰亂頻頻,各地民不聊生,各地揭竿而起,最後總體上形成了十大聖地割據,無數小勢力並存於天下十三州的局面。

局面形成了,但並未穩固,各大聖地都妄圖問鼎,各個小勢力也在互相兼併吞併,彼時天下百姓的生存環境,可以說,比武宗末年還要不如。

但大家誰也不服誰,聖地也在互相攻伐,更別說下面的那些小勢力了,除非神宗在世,否則沒人能結束這種局面。

上百年間,天下百姓越打越少,小勢力也越來越少,起初聖地是嚐到甜頭了,可打著打著慢慢就發現,武者的數量,開始了銳減,各大聖地都面臨新鮮血液不足的問題了。

當然,武者就脫胎於百姓之中,百姓生存環境惡劣,都沒活路,人口銳減,還那兒來的武者?

各大聖地這才發現,他們往日裡最不在意的百姓,原來作用這麼大,於是乎,五等勢力制在這個基礎上,應運而生。

五等勢力制,雖未能解除聖地之間的矛盾,但卻解決了天下除聖地之外所有勢力的紛爭,在沒有五等勢力制之前,那些小勢力雖然沒有聖地之間的攻伐規模大,但勝在太多,而且也沒有聖地講規矩,他們動起手來不擇手段,造成的總體傷亡遠勝十大聖地。

小勢力的問題解決了,聖地的問題沒解決,還是持續了六百多年的戰亂,直到四百多年前,宇文洪章以一己之力,壓服九大聖地,強迫他們簽下了晉都盟約,天下才算是真正太平了起來。

就是這種情況下,大晉都不敢取掉聖字,改稱為大晉神朝,憑什麼司空月,有這個膽子?

如今天下,十大聖地去了兩個,大禹聖朝和血靈聖宗雖然沒了,可跟羅剎聖教並存的,尚還有七大聖地,自稱神教,人家會服麼?

退一萬步說,你就是真折服了七大聖地,這個新月神教的“神”字,你擔得住麼?

何為聖,超凡脫俗意為聖。

何為神,劍平神州天地、言定天下生死、法責世間生靈,一言一語可定人生死,一舉一止能平人福禍,行常人不可行,為常人不可為,凌駕於蒼生萬物,這才叫神。

神朝、神教、神宗,只要擔上了這個神字,你就要擔上這份因果,大禹神朝為何而興,又為何而衰,皆在於此。

平天地,司空月才剛剛打下幷州而已,離平神州天地,還差十萬八千里;

定生死,司空月頂多也就是個武道聖人修為,實力再強,又能強到哪裡;

責生靈,這可不只是單純意義上的,當今天下十三州,妖魔還是主旋律,所謂的法責世間生靈,那是要跟大禹神朝時期一樣,可以敕封天下妖魔為九品神靈的。

這三條,司空月哪一條達到了?

這就敢自稱新月神教了………

別說是觀禮席上的七家,就是高臺上的一眾羅剎聖教門人弟子,此刻臉色都全是僵硬的。

侯玉霄可以預想到,現在整個雍都城的百姓臉色,也全都僵硬住了,同時他也觀察起了身前五大聖地之主的反應,他們臉上的表情,都不怎麼好看,其中趙虞龍和荀牧兩人,最為難看。

“敢問護法大人,教名改,教義改是不改?”

侯玉霄臉上頓時露出了一抹調侃的笑意,他們這些觀禮的外人沒開口,羅剎聖教自己的教眾倒是先開始發難了。

“這是越千寒,羅剎聖教的三神將之一。”

聽到侯玉傑的傳音,侯玉霄微微點頭,看著越千寒身旁還有兩人站位與他一樣,立刻就知道那是三神將中的另外兩人,韓天風和童無敵。

據侯玉霄前些年聽到的訊息,越千寒和童無敵都是詹臺清的死忠,韓天風則是鐵桿司空月這一派的人,如今詹臺清人都沒了,按說越童兩人也應該跟著司空月了,這會兒居然當著自己人和外人的面質問皇甫星,顯然這兩人對司空月,還沒到死忠的程度啊。

他腦海中的想法暫且不提,觀禮席上其他人聽到越千寒的質問,臉上一樣都露出些調侃之色。

羅剎聖教的教義,是剝離人體五蘊,以虔誠之心引羅剎尊神下凡淨世,普渡眾生,如今改了叫新月神教,那羅剎尊神還要不要拜,不拜的話那接下來該拜誰?

這個問題,關乎的可不是現在站在高臺上的這些羅剎高層,還有上千萬羅剎聖教的門人,以及雍州加上新近打下來的幷州,兩州數億百姓。

改教名,甚至自稱神教,得罪的是外人,可改教義,推倒聖教門人信了上千年的羅剎尊神,那得罪的是自己人,這怎麼看,都像是自掘墳墓。

司空月不可能這麼傻!

“越將軍問的好,教名改,教義自然也要改。”

“護法,怎可妄改老教主留下的教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