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昭有禹,天俾萬國。

列祖應命,神宗順則。

申錫無疆,宗我同德。

曾孫繼緒,享神配極。

這是千年前大禹神朝鼎盛時期,人人都會念的一句祭祀樂章。

實際上,哪怕是今日,天下十三州百姓都還記得這篇祀章。

遙想1500多年前,禹神宗在位時,大禹神朝執掌天下十三州,設郡縣開州道、行文武科舉、攬天下人才,敕封山川河流、開化草木精怪、立德行、重人道,威壓寰宇內外。

彼時的大禹神朝,無論是妖魔邪祟、正邪綠林、外道方士,亦或是域外異族強國,莫敢不從。

大禹神朝以武治國,改人族為武族,警醒世人時刻牢記修武強身的同時,也打破了天下十三州的區域隔閡,彼時人人都以武族武人自居,並以此為傲。

天下蒼生都認為,如此鼎盛的大禹,會這麼千秋萬代的持續下去,他們也樂意如此。

但誰也沒想到,極盡繁華的盛世圖卷下,隱藏的卻是致命的危機。

大禹歷2832年,禹神宗突然暴斃,禹武宗姜天命繼位,短短一百五十年,天下大亂,大禹跌落神壇。

爾後短短不到百年,天下十三州就各自為政,大禹走了,十大聖級勢力接過了這片天下,開啟了一個嶄新的時代,世人謂之雲:新禹歷。

為什麼叫新禹歷?

一來大禹並未完全消失,爛船還有三千釘,何況是扛過鼎的大禹神朝,當年天下大亂後,武宗姜天命見無力繼續收拾爛攤子,便保全力量,龜縮在天州自保。

等大亂過去之後,大禹依舊保全了不少力量,雖不能跟前朝相比,但卻也位列當今天下十大聖級勢力之一,並且還是名義上的天下共主。

二來世人也是為了紀念神宗那個偉大的時代,彼時的大禹有太多開創性的東西,至今仍然還在沿用,比如現行最重要的郡縣制與官道制,就是承襲大禹。

新禹這兩個字,實際並不應景,因為按常理來說,世人都言喜新厭舊,新肯定要比舊好,可放在新禹時代和大禹時代對比的這個問題上,這條常理顯然並不適用。

若是問天下蒼生,覺得新禹歷好,還是大禹歷好,幾乎人人都會回答後者!

………………

新禹歷1321年十二月十七號

南嶺山北側輔道,先是鋪天蓋地的塵土飛揚,緊接著一陣馬蹄聲響起,三十多個身著黑衣,面目冷峻的武者,縱馬疾馳於林道間,為首的正是侯玉成與侯非兩人。

“從年初開始,田嶺縣那邊的正道江湖人士越來越多,鐵錠需求量突然變大,鐵錠價格已經由年初的四兩漲到六兩,咱們四家的鐵礦產量都相差不多,每月能有一千塊鐵錠左右,大概能賣到六千兩銀子!”

侯玉成對族中的生意雖然瞭解不多,但對銀錢多少還是很敏感的,聽到多賺這麼多錢,眼睛頓時就亮了一下。

說起來,田嶺縣跟昭陽縣毗鄰,但到底一個屬雍州魔道,一個屬徐州正道,按說連往來都很少,生意上,就更談不上什麼關係了。

可實際上卻並非如此,商人一旦看到了足夠的利益,什麼恐懼什麼正邪,都給拋到腦後去了。

雍州畢竟屬魔道本就不善經營,而昭陽縣又處在雍州東側邊緣地帶,因長期不受重視,經濟貿易極其落後,跟隔壁的田嶺縣相差太遠。

故此不光他們這些有正經生意的小勢力,就是那些散修武者都經常鋌而走險,到田嶺縣去做生意。

諸如元罡珠這類物品,作為開身十重武者突破罡氣境必備的物品,偌大的一個昭陽縣居然買不到,還要侯玉霄去田嶺縣買,這就是雙方差距的一個鐵證。

“那近期趁著鐵錠這段時間漲價,四家應該都增大鐵礦開採量了吧?”侯玉成摸了摸下巴,眼中升起一絲精光。

侯非點了點頭,道:“不錯,咱們的礦場那邊新買了五百礦奴,跟原先那五百礦奴兩班倒,鉚足了勁兒,準備把這個月產量突破到三千去,其他三家應該也跟我們差不多!”

“這麼說,他們三家的礦場裡,現在應該都有不少成品鐵錠了?”

侯非一聽侯玉成這句話,頓時就會意了,眼中升起一絲驚色,道:“二爺想去搶?”

“搶多難聽,我去借點……借點……”

侯非臉色躊躇了一下,本想開口勸說兩句,可回頭看了自己身後的葵部三十人一眼,又沒說話了。

六個六重武者,二十四個五重武者,外加自己這個八重武者,還有二爺這麼個開身十重高手,確實是有借的資格了。

南嶺山鐵礦的儲備量是公開的,二十年前四家聯合出資,請堪輿師來查探過,當時那位堪輿師是說,將南嶺山蘊藏的鐵礦完全開採出來,煉製成鐵錠,大約在四百多萬枚。

這可就已經價值1600萬兩了,哪怕刨去成本利潤起碼也在1000萬兩以上,當時可惹得銅陵郡不少人眼紅,幸虧侯通機智,把任峰給拉進來了,不然這鐵礦的主人是誰,還真不好說。

任峰只佔乾股兩成,不負責出人,開採的事全都由四家來幹,故此二十年前四家就把南嶺山鐵礦區一分為四,分別佔據一方,其中侯家佔東側,青狼幫佔南側,西側跟北側礦區則歸飛鷹門和快活林。

侯玉成帶著三十餘人快馬加鞭,直奔青狼幫所在的南部礦區而去,很快就看到了一處簡易木板搭建的三米高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