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棺材鋪。

第二個,化人場,所謂化人場就是早年間的火葬場。

第三個,白事先生。

裘全的大伯就是白事先生,選墳地,處理殯葬的全部流程。

在裘家當地,基本只要人嚥了氣,就直接交給裘家,保證什麼事情都辦的妥妥當當。

到了裘全這代人,變得有些不一樣。

大伯的兒子,也就是裘全的堂哥,不知道怎麼想的,覺得天天埋死人沒意思,上戰場建功立業多好,混好了還能光宗耀祖,死活就要去從軍,要當兵。

大伯家只有這一個兒子,堂哥當兵了,家裡這點兒傳承不能斷了。

裘全家裡面,大哥賣棺材,二哥守著化人場,所以,身為老三的裘全,從小就跟著大伯學習怎麼做白事先生。

當地的人都知道是裘家祖傳的手藝,所以,裘全年紀不大,就已經被人稱為裘小先生。

到了裘全十九歲,平日裡大伯幾乎不出面了,裘全每天忙前忙後。他也成了門親事,並且生了個兒子。

一切都挺好。

直到烏蘭鐵騎進犯,打破了這種和諧的生活。

高承徽派出的旗手到了當地,一道軍令下來,地方官,地方軍備,老百姓,全都跟著遷走了。

裘家也是要跟著遷走的,但是,大伯決定留下。

祖祖輩輩都生活在這裡,祖宗祠堂在這裡。大伯的意思是,家裡總要有一個人留下,守著祖業,死在這裡沒關係,不能對不起祖宗。

大伯以大家長的身份發話了,整個裘家,包括裘全的父親,都無法反駁。所有人都跟著軍隊撤走了,唯獨留下裘家大爺。

裘全從小跟著大伯,他和大伯相處的時間,比和親生父親相處的時間還長,所以,爺倆特別的親。

撤走途中,裘全怎麼想怎麼覺得心裡不舒服,就跟自己媳婦商量了一番,最後,決定回去,爺倆一起在家守著祖業。

當然,後來的事情就很明確了,高承徽把所有沒遷走的百姓聚集起來,扔到戰場上送死。

裘家祖祖輩輩乾白事,有些祖傳的保命本事。

這爺倆上了戰場,咕咚一下就躺在地上裝死,不管誰看,都是已經死了的人,休戰的時候,這爺倆趁人不注意又起來了,跟著部隊撤回去。

萬幸是有這個本事,一直到戰事結束,爺倆都活下來了。可裘全萬沒想到,自己這堂哥是高承徽選出的死士,家裡人全都被高承徽秘密的帶到邊境。

一家人在邊境團聚,雖然堂哥戰死,但相比之下,裘家的情況已經算是好的了。

這是個高興的事情,一家人抱在一起,又是哭又是笑,想著回到家鄉,一切都會好的,結果,當天夜裡,高承徽大開殺戒。

那些軍士虎背熊腰,披甲執刀,裘全這些人食不果腹,手無寸鐵,完全就是單方面的大屠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