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萬骨枯(第1/2頁)
章節報錯
他讓軍隊和願意遷徙的百姓離開,就是為了讓烏蘭鐵騎盡情的燒殺擄掠。
只有這樣,才能讓烏蘭鐵騎樂不思蜀,才能讓烏蘭鐵騎短暫的忘了上京。
而另一邊,遷徙而來的百姓,被高承徽分別安置,一部分是普通百姓,他會簡單安置,至少短時間內餓不死。
另一部分百姓,其實就是軍屬。
高承徽挑選一批軍屬,以安置的名義集中關押,強迫軍中分化成兩個陣營。
一個陣營是不用直接與烏蘭人交鋒,且沒有後顧之憂的軍隊。
另一個陣營,則是大魏最北部的軍隊,這部分軍隊最瞭解烏蘭人。
高承徽把這些軍隊的軍屬都被關押了,用要挾的方式,讓這部分軍隊成為自己的死士。
有了這些安排,高承徽在大魏地圖上,畫了一個大大的圈,他要將烏蘭鐵騎困死在這個圈裡。
高承徽讓沒有後顧之憂的軍隊,沿著這個圈的邊際去加強防禦工事,並告訴他們,只需死守三日便可撤退,守不到三日,全家抄斬。
有那批被脅迫的死士做為前車之鑑,高承徽的軍令被執行的很好。而死士們則被派出去,真正開始執行堅壁清野,破壞烏蘭鐵騎的資源供應,本質上死士和烏蘭鐵騎一樣,都是搞破壞的。
在不斷的破壞當中,有一件最為隱秘的事情也在發生。有一部分百姓沒有南遷,他們被強行集中到一起。
百姓們被高承徽驅趕到兩軍交戰的一線,衝在所有士兵前面,成為人肉盾牌,有人想退,便會被督戰的死士砍下人頭。
高承徽用堅壁清野切斷烏蘭人的資源補給,用人命去消耗烏蘭鐵騎的即戰能力,再讓死士以命相搏。
烏蘭鐵騎從殺得一帆風順,到被養成驕兵,到逐漸失去資源補給,再到被高承徽不計後果的,以無辜人命擠壓,敗相已露。
烏蘭統領決定撤軍。
而烏蘭軍隊撤到山海關才發現,那裡早已被高承徽派去的死士築起堅固壁壘。
戰爭在這裡真正的達到白熱化。
所有的死士,所有被用來當做炮灰的無辜百姓都被投入到戰場,高承徽根本不管這些人的死活,不管他們是否疲勞,只有無盡的廝殺。
這一場兩敗俱傷的戰爭,五萬烏蘭鐵騎無一人回到本國,全部戰死在邊境線上,大魏死士和百姓活下的寥寥無幾。
而比這更加殘忍的事情,也在發生。
高承徽秘密的將所有被關押的軍屬帶到了邊境,高舉勝利號角,讓所有人以為一切都結束了。
隨後,他在沒有人能夠反抗的情況下,將殘餘死士,死士家屬,殘餘百姓,全部秘密處死。
那場泯滅人性的處決,也改變了裘全的命運。
那一年,裘全十九歲。他家裡是親兄弟三人,尚算人丁興旺。
父一輩是兄弟二人,父親行二,大伯行大。
整個裘家討生活的法子有些冷門兒,幹三樣活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