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揚威(第1/3頁)
章節報錯
距離大閱還有一刻鐘。
康熙穿著甲冑,從行宮裡出來,後頭跟著三阿哥、八阿哥、十二阿哥與十三阿哥。
四人身上是新棉甲。
行宮外頭,諸皇子、王公大臣分列迎候。
康熙的金輦已經在行宮外候著,高一丈五寸,二十八個鑾儀衛抬輦。
康熙上輦,率領眾人浩浩蕩蕩前往西紅門。
大閱之處,就是西紅門內。
八旗分為三陣,設兩翼殿軍。
各色旗將士,清一色騎丁,看著烏泱泱的人,彷彿無邊無際。
康熙身邊,是四位披甲的皇子。
在外頭,才是其他皇子與王公大臣。
九阿哥看著眼前的氣勢,聽著鳴螺擊鼓聲,也覺得心潮澎湃。
就是要讓喀爾喀見識見識天朝精銳,省得首鼠兩端。
明明已經內附,還跟俄羅斯保持那麼親近,這合適麼?
八旗大閱,早有定製。
皇上遍閱軍容,而後開始演習令行禁止與槍炮。
騎兵隊伍看得人心蕩神馳,等到槍炮齊鳴,不說地動山搖,也是將遠處的目標山林瞬間夷為平地,“呼啦啦”驚起漫天飛鳥。
校場上,除了馬匹的嘶鳴聲,再沒有其他聲音。
聖駕旁邊的王公貝勒,見了此情此景,也都驚訝不已。
近些年八旗都統、副都統更迭的頻繁,人選也早就不限定本旗。
八旗王公實權不說名存實亡,也差不多了。
南書房取代了議政王會議。
議政大臣的人數,一年比一年多,從正一品擴到正二品,如今各部侍郎也有資格位列議政大臣。
各旗王公早聽說皇上安排人手操練八旗,可是沒有想到兩年下來,會是這個成色。
看著隊伍整齊肅穆,有些精銳的樣子,火器營的槍兵跟炮甲也很有樣子,看著風貌跟前些年相比天壤之別。
九阿哥心裡也納罕,目光卻忍不住落在正紅旗佇列。
可惜的是,看著不真切。
扎薩克圖汗的座位,就在御座下首。
汗王極年輕,才十八歲。
他真正的封爵是和碩親王,也是一個幼王,往前三代汗王,是他的哥哥、父親與伯父,都是橫死。
其中涉及到喀爾喀三部的內鬥,當年準噶爾入侵喀爾喀的引子,就是扎薩克圖部的求援。
因這個緣故,在喀爾喀三部中,朝廷雖進行了調停,接受了三部的內附,可是對扎薩克圖部的恩典最少。
小汗王因為父兄先後橫死的緣故,幾歲就在朝廷扶持之下為和碩親王,領扎薩克圖部,被扎薩克九旗奉為共主。
朝廷遲遲沒有正式給他汗王尊位,就是希望有些變化,看是否能如漠南部落那樣,派駐朝廷官員。
結果不行。
喀爾喀大環境如此,另外兩部都有汗王。
扎薩克圖王公臺吉,為了不被吞併,也頗為齊心。
再有兩年汗王就二十歲,到時候朝廷也不好再拖延,就要給他正式上汗王號了。
眼見年輕的汗王起身,對康熙恭敬地奏道:“從古自今沒聽說過這樣整齊精銳的隊伍,不愧為天朝之兵,只有偉大的博格達汗,才擁有這樣勇猛的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