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沉默了好一會兒,提筆在摺子上做了批覆。

命以原官解任,仍食俸,留京師以備顧問。

或許調理個一年半載,身體就好了。

或是不復職,需要人手的時候也能頂上。

康熙不想承認,可是對於這些老臣,他是真心捨不得……

*

八貝勒府,書房。

“直郡王這些年沉寂,有後退之意,只是後頭跟著的勳貴大臣,不會許他退……”

何焯沉吟道:“自古以來,立太子,立嫡立長立賢,本朝跟歷朝歷代都不同,八爺雖賢,可吃虧了序齒在後……”

八阿哥沉默了一會兒,道:“太宗皇帝序齒靠後……”

何焯搖頭道:“太宗皇帝是四大貝勒之一,太祖皇帝沒有留遺命,繼承人只能在當朝理政的四大貝勒中選,太宗年紀最小,卻是以‘和’立,禮烈親王德行有瑕,莽古爾泰弒母且與禮烈親王有生死大仇,阿敏是皇侄。”

八阿哥不知道為什麼,腦子裡想到了九阿哥。

在兄弟之中,不知不覺,九阿哥的人緣好起來。

隨即,他又否了這個念頭。

九阿哥跟太子關係不和睦,跟三阿哥就是面上情,跟十四阿哥有嫌隙。

隨後,他腦子裡又浮出三阿哥。

三阿哥應該就是想要走太宗之路,在大阿哥與太子兩敗俱傷後撿漏,才擺出寬和的姿態,跟下頭的弟弟們面上都過得去。

八阿哥看著何焯道:“當年太宗領正白旗,還得到兩紅旗的支援,跟現下境況還不同。”

如今的旗主王爺,可沒有左右皇位的權利。

何焯點頭道:“是啊,現下皇子名下佐領都是有數的,只看佐領,比不得宗室諸王,能夠影響儲位的,就是後宮跟上三旗勳貴。”

世祖皇帝與今上都是沖齡登基,背靠的就是上三旗勳貴。

上三旗勳貴起來,壓著的就是下五旗的王公勳貴。

下五旗王公勳貴,難道就心甘情願放權?

自古以來,功大莫過於從龍。

就是何焯自己,提起這個來,都隱隱地帶了興奮。

不過八阿哥在諸成年皇子中,並沒有什麼優勢。

“八爺到底是皇子,不好廣結朝臣,也不必做到明處,宗親倒是無礙的,八爺人緣向來好……”

何焯道。

八阿哥聽了,不由遲疑道:“可是如今議政王會議形同虛設,王公管部也就是掛個虛名,實權還是在勳貴大臣手中。”

何焯道:“八爺不缺勳貴大臣,只需跟緊了直郡王即可,惠妃娘娘是八爺養母,八爺是直郡王最親近的弟弟。”

八阿哥猶豫道:“那些人,會選擇我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