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兩個先進中堂。

哈雅爾圖聽到動靜,從座位上起身。

“五爺,九爺……”

九阿哥看著哈雅爾圖,多了幾分打量。

能負責御前探聽訊息的,肯定是汗阿瑪心腹。

只看哈雅爾圖掛著內務府總管,這心腹成色也十足。

早先還真沒有想到。

畢竟他掛內務府的總管的時候,是以左都御史的身份兼任。

九阿哥一直以為他是個嚴肅方正的人,才執掌了督察院。

後頭接觸下來,發現是個寡言平和之人,沒有御史長官的那個鋒芒。

竟然是皇父心腹?

可是……

哈雅爾圖老姓是葉赫那拉,是明珠的族人,只是不是國主後裔那一支。

再想想兩位侍郎,好像也是上三旗的。

五阿哥還在跟哈雅爾圖說話:“後天我就去刑部了,往後九阿哥這裡,還需得哈大人多費心。”

哈雅爾圖恭敬道:“五爺客氣。”

五阿哥又望向九阿哥道:“你不是要問銀庫麼?”

九阿哥沒有急著說話,而是將官燒鍋的計劃表遞給哈雅爾圖道:“早先在內務府時琢磨的,順天府禁燒鍋,本想要掛在內務府名下的官燒鍋,這不是來了理藩院了麼……”

哈雅爾圖雙手接了,仔細看過,遲疑道:“九爺,這個……可經了御前?”

九阿哥點頭道:“嗯,御前報備過了,理藩院這裡支銀子人手,以後收益也直接收歸理藩院銀庫。”

哈雅爾圖鬆了一口氣,道:“這幾年蒙古各地白災多,理藩院的庫銀入不敷出,所剩無幾,不過九爺說第一年需要六千兩銀子,還能支用,到了第二年的六千兩銀子,就要年底報戶部那邊撥過來。”

理藩院銀庫的銀子,也是從戶部銀庫那邊支出來的。

每一年支取的額度,幾乎都是固定的,想要減少容易,想要增加很是繁瑣。

九阿哥擺手道:“哈大人放心,要是順當了,年底就有了收益,第二年的六千兩銀子,說不得就不用再支用了。”

九阿哥行事,哈雅爾圖都看了幾年,曉得“生財有道”。

不過,他還是勸了一句:“九爺,官燒鍋掛內務府更方便些,掛在理藩院,要專門安排人手不說,這收支有章程,不可隨意更改。”

這銀子入庫容易,想要從銀庫再取出來,就要“師出有名”。

理藩院跟內務府不一樣,是前朝衙門,自順治元年設立,至今也將近六十年,各種章程都是固定的。

九阿哥是個聽勸的,曉得衙門裡涉及的開支都入檔,還要查來查去,防止弊端。

可是掛內務府那裡,九阿哥不放心。

那邊少了監管,官產倒不會成了私產,卻能成了私人的錢袋子。

就如同早先皇城的官房、官鋪似的,就成了內務府那些蛀蟲的斂財工具。

九阿哥就想了想,道:“可以用內務府的地跟人手,不過督辦、監管後續販賣還是理藩院這裡為好,回頭有了收益,一半入內庫,一半入理藩院銀庫。”

哈雅爾圖:“……”

沒想到,還能這樣分派。

九阿哥對內務府包衣的信任,所剩無幾。

哈雅爾圖想著鴻臚寺跟太常寺都要用到酒水,道:“九爺,那部院衙門用酒?”

九阿哥道:“賬務分明就好,也便利了他們,不用四下裡淘換酒去。”

五阿哥在旁聽了,道:“不妥當,各衙門用酒,都有專門的皇商供應,不宜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