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遇喜(第二更求月票)(第2/4頁)
章節報錯
若是為了看行宮選址,沒有必要,因為明年去圍場的時候就可以看。
九阿哥點頭道:“爺看了報到內務府這裡的訊息,汗阿瑪到了熱河後,喀喇沁郡王來朝……”
這就是端靜公主的公公,額駙噶爾臧之父。
蒙古藩王朝見,多有賞東西,內庫這裡會記一筆,所以九阿哥曉得此事。
到了喀喇沁部跟前,沒有見公主,也沒有見額駙,而是傳了喀喇沁郡王,這就是將前事捂住的意思。
跟能做主的人說明白了,額駙自有郡王去管教。
舒舒道:“估計公主的事情就算過去了,如此也好。”
不痴不聾,不做家翁。
滿蒙聯姻是國策,也不能和離,那就只能翻篇。
過了臘八,皇子府的年禮也開始往外派了。
基本上都是莊子上或鋪子上的出產。
宰殺好的豬肉,還有活雞跟活鵝,另有酒樓自制的肉腸、蒜腸、醬肉、燻魚禮盒,還有餑餑鋪裡的餑餑禮盒,另有兩筐洞子菜。
總共送了十幾家,有直郡王府、三貝勒府、四貝勒府、五貝勒府、七貝勒府跟八貝子府與十皇子府等七家皇子府,有裕親王、恭親王、康親王三家王府,有溫憲公主府一家公主府,還有都統府跟郭絡羅家兩家外親,另外還有馬齊家。
另外就是九皇子府的僚屬,職官以上,各家按照品級不同,也給預備了一份年貨。
再就是宮裡,就除了豬肉、活雞跟活鵝這幾樣,寧壽宮、乾清宮送的雙份,翊坤宮跟毓慶宮送的單份,阿哥所跟公主所,則是四分之一份。
邢嬤嬤跟李銀出面,送了三天,才將年禮送完。
舒舒接過賬冊看了,全都是自己產的東西,這一裡一外的,就能省下一千多兩銀子。
不過這是小頭,大頭還是九阿哥給御前的“孝敬”,已經預備好了。
還有就是舒舒往翊坤宮送的一箱子荷包,備著宜妃賞人使的。
都統府那邊,跟著年禮一起的,還有舒舒孝敬的四封銀子,每封二百兩。
多了太顯眼,這個正好,在規矩範圍之內。
臘月初十,聖駕回宮。
距離聖駕出門,已經將近一個月。
康熙在乾清宮簡單梳洗,就往寧壽宮請安了。
太后正在用早膳,見狀立時道:“皇帝這個時候回宮,指定還沒有用早膳,快來吃一口……”
說著,她就吩咐白嬤嬤道:“將九阿哥孝敬的肉腸跟蒜腸切一盤添菜,再加個攤黃菜,皇上愛吃那個……”
白嬤嬤應聲下去了。
太后就讓康熙坐了,又叫小宮女加了碗筷。
“這醬肉跟燻魚也是九阿哥孝敬的,味道好,吃著也省事兒……”
太后指了膳桌的菜介紹著的。
康熙平日裡留心太后脈案,曉得太醫囑咐不能吃油膩,見那醬肉取用的是豬肘子的位置,肥肉很少,道:“額涅喜歡吃,就叫九阿哥常孝敬就是了……”
太后笑著搖頭道:“什麼月份吃什麼,這算是年貨了,就得這個時候吃,也能擱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