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就有聖駕提前回鑾的訊息。

不過對於國公府那邊,宮裡依舊沒有恩典,沒有叫禮部預備諡號,也沒有賜銀。

倒是公主別院那邊,康熙打發梁九功去送了一次賞,還從太醫院要了淑慧大長公主的脈案。

宮裡這樣動靜,宗室的老少爺們就明白了。

小輩都不大動了。

只有侄輩的王公還熬著。

第一天大家遭罪了,等到第二天就有不少王府也安排了馬車過去。

等到臘月二十七,老國公薨的第三日,就是“小殮”跟出殯的日子。

老國公跟大福晉那回還不一樣。

大福晉是大阿哥的福晉,不能直接營葬,棺槨都要暫奉,等著大阿哥薨了後,夫妻合葬。

老國公這裡,是要直接埋了的。

這一支宗室,老國公就是始封之人。

他們家的福地,就在他們自己家房山的莊子上。

那邊的家廟停放著兩口棺槨,是老國公的髮妻與繼妻。

這回老國公發喪,兩位暫奉多年的公夫人,也能入土為安了。

房山距離京城很遠,小五十里。

因此,發喪的隊伍想要當天折返,就要早早出發。

那邊就將發引的時辰定成了辰初。

舒舒與九阿哥就早早地起了。

出行所用的馬車也叫人預備好了。

舒舒還給裝了手爐備著,要是下車的時間長,可以用那個。

還預備了兩個食盒,路上填肚子的。

卯初一刻,外頭還黑著。

夫妻倆吃了早飯。

舒舒想要出去送,被九阿哥給按住。

“安生待著,睡個回籠覺。”

舒舒也聽勸。

九阿哥就披著棉斗篷出來了。

皇子府門前,燈籠已經挑起來,馬車也候著了。

總共是兩輛馬車,除了九阿哥的馬車,還有一輛馬車裝著吃食與炭火。

除了九阿哥的,就是下頭人的。

他要帶侍衛與護軍的,這些人要自己預備伙食。

這寒冬臘月的出門,也不能全是乾糧。

舒舒就叫膳房預備了方便湯、方便粥,還從外頭買了不少燒餅備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