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友描述的斷劍和陰陽魚玉佩,正是稷上學宮所有祭酒的一貫裝扮。”謝東亭出言數道。

稷上學宮?不知道!

所有祭酒?聽起來應該是挺多人的,還好,沒有撞到大人物的身上。

如此,陳起害怕因為撞到大人物身上而沒法圓謊的擔心,便少了。

後面只要描述再模糊一些,最好是一問三不知,應該就可以糊弄過去了。

“額,那老者只是誦讀這些文段,並沒有說其他的,因而我也不知道他是誰。”陳起覺得這個說辭,應該就可以糊弄過去了。

“既是吟誦儒家經典,想來是學宮中的哪位儒家前輩吧!”謝東亭說完,走到陳起面前,說道:“史書中大凡天資卓絕者都偶有奇遇,小友夢中得遇我儒家先賢,不若入我儒家?”

謝東亭記得史書中確實有看到一些名震天下的大人物,年少時也有過先賢授課的記載。

心中便有了打算。

雖說脩名之道對於儒道修行是小道,但是無論修哪條路的儒者就沒有不好名的!頂多就是我不借用名聲得來的天地氣運便是。

但名聲卻可以讓讀書人名揚當世,甚至青史留名啊!

而陳起無論是一夜入品,還是夢裡得先賢授業都說明此子將來必不是池中之物,若是自己將他引到儒家。

或許將來大楚得一大儒,而自己就是大儒之師,無論名聲還是修為,都會更進一步。

而陳起則想到那日楊毅清說過的,儒家修行是要背書、看書的,陳起就有些頭疼了。

自己是真不具備讀書的天賦啊!

“額,我已經修行了武道,我覺得應該堅守道心,從一而終。”陳起正色說道。

謝東亭聽著陳起言辭堅定,心中更喜,更加篤定了陳起將來必成大氣。

修行之人最重要的是什麼啊?是力量麼?是品級麼?都不是,是一顆求道的心!

求道之心堅韌,高品不過是應得的結果。

不過陳起說要在武道從一而終,他是覺得有些可惜的。

若是進儒家,或能是福澤大楚及後世的大儒!

而武道,再強不過護大楚一境之安寧了。

不過萬事都可以慢慢來麼!

“甚好,甚好!不入儒道也無不可。”

“正好老夫也要在安南逗留些時日,小友識字之事,老夫可親自教授。”

“小友覺得如何?”謝東亭哈哈笑著說完,等待陳起的回答。

陳起哪能不願意呢!多結交大人物,與自己能有什麼壞處!雖然自己不能入儒道拜他為師,但以後也可以說謝東亭於自己有授學之恩麼!

聽起來意思差不太多。

之後在謝東亭的安排下,陳起從明日起到東亭書院來學習識字、寫字。

之後幾人便跟在謝東亭身後,在書院內閒逛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