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心不甘情不願(第2/2頁)
章節報錯
一家人頓時起了心思,說給趙俊平機會,若考取了功名才可與小女談論嫁取,不然其餘的話就不要多說了。
梁家閨女偏偏選中書生的道理大概就是,早早相識罷了,兩人在蓬蒿廟會上相識,書生猜的一手好燈謎,隨手把彩頭贈送給了還在低頭沉思的梁羨魚,少女抬頭看見俊俏黃餘正淺淺的笑,不知為何紅了臉頰。
少女遞過去一張手帕,上面寫著:
“五月八來茼蒿開,一枝花願君採之。”
趙俊平守到了五月八,來到了梁府才明白那晚少女的字面言語,原來梁家正在招女婿,他看著樓上挑中自己,正捂嘴淺笑的姑娘,當時便覺得心頭的風景如湖邊的一汪春水,好生盪漾。
後來本就要進京趕考的書生跟梁父約定好,揣著那隻滿懷少女心思的柔然手帕,啟程去了。
趕往京都考試的生員都會暫時居住在書院裡,住的地方免費,可吃食卻是要花錢的,數門功課考了三天的趙俊平,也將銀錢花的差不多了,放榜那天收到了一封來自梁府的書信,滿心歡喜拆開信的書生,一臉落寞。
原來是她年後就要嫁人了,讓趙俊平不要再等了。
失魂落魄的書生握著那封信來到皇榜前,情場失意,考場也失意,好在有主考官看了趙俊平的那份答卷,對這個頗有才華的考生印象頗深,便派人找到他,願意給他一個府中伴讀的機會。
滿腦子都是那姑娘年後便要嫁人的訊息,也聽不進那大人說什麼,只是客氣的婉拒,言說家中有要緊事處理,感謝大人的賞識之類…
見到了這位大人倒也沒把話說死,看書生一副失魂落魄的樣子,還以為是他家中雙親出了事情,只是安慰道:“處理完要緊事,可復來府上。”
…
…
趙俊平剛過鹿角城,接近晉安城的時候,路過一個閒時歇腳的茶攤子,大燕的茶攤子其實也是酒鋪子,寡淡的茶水是不要錢的,以此來吸引顧客,茶攤上有說著四面八方趣事的靈媒,靈媒便是那精通小道訊息,江湖趣事,人間雜事,甚至俏寡婦之間的私語都可以信手拈來加工的碎嘴子,全靠刷嘴皮子掙錢。
怎麼掙錢?看其說出雜事的有趣程度勾起了多少看官肚子中酒蛔蟲,鋪子每賣出一份酒,靈媒都有分成少許。
這類人肯定是喜歡喝酒的看官,對於趙俊平這種完全是奔著免費茶水來的人茶攤老闆自然是沒什麼好臉色看。
喝了三大碗寡淡茶水的書生,壓根也沒在意旁人的臉色,也沒理會茶攤上的閒談,可他剛要起身趕路的時候,隱約聽見了梁家長女…
書生裝作好奇地樣子,向對面的幾位茶客打了個揖手,裝作閒餘散客問了一聲:“老兄,給說道說道?”
那滔滔不絕的老兄瞥了眼趙俊平空了的茶水碗,便知道這又是個蹭水喝的窮書生,但人不可貌相,那靈媒多年浪跡於各種形形色色的人之間,自然深知道這個道理,他做人圓滑,不像茶攤老闆那樣市燴,靈媒抿了抿口茶水,才開口將事情的原委細說了出來。
原來五月八那日,梁府招親當真是熱鬧的緊,引來了附近一座名為沉石山上的一位自稱“山神”的神仙,看了拋繡球給書生的梁羨魚一眼,自此回到山上是夜不能寐,左思右想去了梁府,還抬了好些銀錢,跟梁父商量要娶梁家長女到幕北山上去。
趙俊平聽到這話,緊張的不打一處來。
雖然這事其中肯定有靈媒誇大的成份,可事情十有八九是真的發生過,這群靈媒雖然喜歡誇誇其談,可也從來不說那沒影的事,講究的就是一個真實。
面色變化的趙俊平接著聽了下去。
那靈媒描繪之精彩,跟他親眼看到一樣,道:“那梁父也是個見錢眼開的主,抱著那一箱箱的銀錢當天就不管不顧,跟著那“山神”定下了親事,約定正月初八為那良辰吉日。”
趙俊平聽到這話,臉色變的有些難看,只是茶攤人眾多,他強自安穩心神,跟各位道謝,有些魂不守舍的挪步離去。
此時已過正月初八,書生不敢多想,不多想又如何,她多半已經嫁人了。
書生離人群遠了些,再也壓抑不住感情,淚流滿面,倔強的書生踏著大步向北走,就算她嫁人了,又如何,總想著再見她一面,最少當面問問她,是否是甘心情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