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太監搖頭道:「這,這個奴婢真不知道,但奴婢猜測若是世子不知道,孫喜公公還不會有這麼大的膽子。而且宮裡沒什麼事能瞞住老祖宗,奴婢能順利出宮,難保沒有老祖宗的幫忙。」

小太監話說得沒啥底氣,想來這些話是孫喜教他的,肖華飛自然不會相信這個說辭。

肖華飛搓著手指頭,這一切現在都是猜測啊,孫喜的意思他已經明白,無非就是讓他控制住京營的三萬大軍。

萬一事情和他們想得有出入,那就得靠這三萬京營大軍來敲定皇位了。

皇宮那邊滿打滿算,只有一萬出頭的御林軍,而京營這裡可是有三萬大軍。

就算重熙皇帝傳位於齊王世子,到時肖華飛與孫喜憑著京營的三萬大軍,依然可以鎖定勝局。

這是要兵諫的節奏?還是孫喜幫著他的主子再上一層保險呢?

肖華飛心中百轉千回,因為與孫喜見不到面,肖華飛只能推測孫喜真實的意圖。

可是不管怎麼說,肖華飛已經明白自己必須控制住這三萬京營軍士,得讓他們按自己的意願行事。

到時只要大義的名份定下,周邊的衛所與邊軍根本鬧不出什麼事來,就算他們有不同的意見,那時新皇早就登基坐殿了。

再說大家都是打工人,只要新皇帝不觸動邊軍與衛所的利益,誰當皇帝不是當。

忠誠這種東西,最終還是要看眼前的利益。

肖華飛再一次感受到了軍隊對權力的決定性作用,上一次有這種感覺還是在雲鋪衛時,當時他面對的不過八百名軍士,便讓人有股敢戰天鬥地的勇氣。

現在若是能掌控三萬京營大軍,皇位這種東西,說是誰的不就是誰的!

前世的太祖曾經說過,槍桿子裡出政權,的確是放之四海皆準的真理。

肖華飛想起了剛認的好大哥,覺得這個操作真是神來之筆,一會只要能說服金大哥跟他共進退,那谷王世子就是新的大晉皇帝了。

至於文官們是否會反對,肖華飛其實不擔心,無數的歷史已經告訴他,只要手裡有刀,所有的反對意見都會消失。

那些消失不掉的,只是因為手中的刀不夠快。

文官們的忠誠,不值一提,翻遍史書,能為信仰捨生取義的又有幾人。

肖華飛已經

看透大晉的文官,他們除了銀子,不信仰任何道義。

只要加官進爵的聖旨一下,能讓他們繼續撈錢,他們便全是磕頭謝恩的順民。

再說谷王世子也是重熙皇帝的嫡親骨血,就算部分文官們會反,也不過是出於派系之爭罷了。

不管哪個龍子龍孫坐上龍椅,總有人會加官進爵,也會有人折戟沉沙。

肖華飛沒有那麼多的顧慮,只要眼下倒黴的不是他就好。

肖華飛對小太監問道:「孫喜還要你回宮送信嗎?」

小太監道:「孫喜公公讓奴婢先呆在大人身邊,他老人家但心奴婢冒險回宮會走露訊息。」

肖華飛點頭,這個安排倒也合理,萬一這小太監被人在宮門口抓住,肯定會生出麻煩來。

「那本官下一步該如何做,孫喜那邊可有要求?」

小太監謙卑說道:「這個奴婢不敢胡說,孫喜公公只讓小人傳剛才那幾句話,剩下的讓大人見機行事。」

肖華飛讓小太監先跟在身邊,鄭重提醒他不要露了宮中太監的身份,暫時就充當肖華飛的隨身僕從,除非肖華飛允許,輕易不許出聲。

然後肖華飛讓吳苟道領著二百人,去吳榮的必經之路上堵住他。

要想控制住三萬京營軍士,那吳榮絕不能出現在京營當中,否則金朋義那位好大哥,到時說不上會聽從誰的安排。

吳苟道伸手下切,低聲請示道:「要不屬下在半路把吳榮給咔嚓了,免得這條老泥鰍給大人找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