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以和為貴(第1/2頁)
章節報錯
接下來的三天裡,肖華飛收攏起手頭的二千多人,時刻提高著警惕,探馬已被他派出了二十里外。
所幸他並沒有接到,有大股敵軍靠近的情報,這讓眾人皆有些安心。
不過肖華飛卻越顯緊張,提醒杜金等人時刻注意草原深處的動靜。
二十里對於騎兵來說,並不是不可逾越的鴻溝,相反如果情況有變,二十里的距離,轉瞬可至。
一千北周護衛軍依舊在使團後方,不遠不近的跟著,沒有一絲異動。
這讓王貴與李春陽更加覺得,肖華飛是在危言聳聽。
禮部文官們對王貴的欣賞快要上了天,紛紛誇讚王副將乃忠義之士,同時更加怨恨肖華飛將使團內的馬車扔掉了。
不過幸好這此些文官找不到馬車座,否則隊伍行進的速度,不知會慢到哪去。
在這些文官看來,現在就像是他們跑到了北周這邊,來了一場愉快的武裝巡遊。
肖華飛被李春陽強制安排到了隊伍後方,而在前領隊的變成了王副將,因為王副將更能體諒文官們的屁股。
期間肖華飛又求見過李春陽幾次,不過均未能如願,在李春陽眼中,肖華飛就像個刺頭,有太多的個人想法。
而且他內心多少有些埋怨肖華飛,這次對於北周的出使可以說是虎頭蛇尾,這一切的責任都要怪在肖華飛身上才行。
李春陽與王貴已經商議妥當,如果使團能平安抵達劍北關,那麼他二人會同時上書彈劾肖華飛。
這次與北周談判失利,總是需要有人背黑鍋的,而肖華飛力主儘快撤離,這無疑是背黑鍋的最佳人選。
在肖華飛不知不覺間,李春陽已經將他拋棄,並且打算狠狠踩上一腳。
否則新任禮部尚書的第一次對外公幹,就要變成一個大笑話。
時間一點點過去,距離大晉也越來越近。
再有一天的行程,大晉使團就要抵達劍北關,這讓所有人心中全稍微放鬆一些。
王貴雖然瞧不上肖華飛,但並非不拿對方的警告當回事,反而他在心裡也一直提高著警惕。
眼看再有一天的時間就可以完成使命,王貴內心不免有些放鬆起來,對於手下兵士的約束放鬆許多。
有許多兵士偷偷解開了甲冑,打算好好睡一覺,等到明天就可以回到關內痛快的喝酒吃肉。
夜幕降臨,使團的營地裡一片祥和,前些天的緊張氣氛逐漸消失不見。
肖華飛不像那些人一樣心大,他將自己手下的暗探散到了草原上,讓他們密切注意那一千北周護衛軍的動態。
而且肖華飛帶來的二千多人,依舊執行著戰時的行軍標準,人不離馬,刀不離身。
劍北關的邊軍對肖華飛這個作派嗤之以鼻,覺得肖華飛這些人有些小題大做了。
現在使團紮營的地方距離劍北關不過五六十里,如果明天加緊趕路,用不了半天就可以入關。
如果是騎兵飛馳,可能連三個辰都用不上,這些輕騎就可以回到關裡。
在這個距離上,對這些劍北關邊軍來說,應該是心理上的安全距離,因為平時他們也會時常出沒在這邊。
北周人對於國境的理解多少與大晉不同,大晉邊軍時常可以出關打獵,或是訓練,這些行為北周人並不會太在意。
沒辦法,地廣人稀,而且北周人不喜歡築城,就算他們不想讓晉人出關,也真心做不到,畢竟北周可沒有城關可以把守。
肖華飛不和劍北關這些邊軍解釋,有王貴頂在前面,他說再多也無用,只能先做好眼前的準備。
肖華飛迷迷糊乎睡到半夜,感覺營帳被人掀開
,一股冷風吹了進來。
吳苟道悄悄來到肖華飛身邊,低聲說道:「有人進了北周護衛軍的營帳。」
肖華飛霍然起身,同樣低聲問道:「來了多少人?可曾打探出是什麼人?」
吳苟道搖頭道:「咱們的暗樁回報,總共來了三騎,人一進入軍營,便進了千夫長的帳篷,至於是何目的,咱們的人進不去,北周人將營地看管的很嚴密。」
肖華飛沉吟道:「這黑天半夜,夜入軍營,肯定不是什麼好事。」
吳苟道點頭道:「大人你說,他們是不是要算計咱們了,不行咱們就先下手為強吧。把你交給屬下那東西,扔進他們營地裡,等亂子一起,到時咱們趁亂殺光他們,然後連夜往劍北關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