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巍巍東陽關(第1/2頁)
章節報錯
趙宏錦是盧丞相的門生,年紀約有五十多歲,整個人保養的相當不錯,看上去就像一個四十五六的中年大叔。
肖華飛名義上是趙宏錦此行勞軍的侍從首領,不過以往這種職位只需要影龍衛出個千戶代領即可,以肖華飛現在的職務給趙宏錦當侍衛長,就有些***低就了。
肖華飛在出發前往他那件光鮮的鎧甲下面又套了層軟甲,向來以小命為第一要務的肖大人,半點不覺得累贅。
李雷與王老虎穿著普通影龍衛力士的衣服,緊緊跟在肖華飛身後,然後才是杜金,吳苟道與馬遠等人。
肖華飛壓根沒把保護趙錦宏的差事當回事,有千名京營兵士守著,哪會有不開眼的勢力打當朝兵部侍郎的主意。
張信這次領了留守家中的任務,老實當起了京城宅男。
這次到邊關辦差,肖華飛不敢大意,基本將家裡的親信都帶在身邊。
肖華飛臨行前,不忘叮囑張信不要與家裡幫忙的僕婦做遊戲,如果搞出什麼事,得張信自己兜底,弄得張信臉紅得像秋天的蘋果。
趙侍郎是文官,這次代表朝廷出行自然要顧著體統,他那乘官轎慢悠悠的晃盪在官道上,至少需要十多天的時間才能到達東陽關。
馮克明那邊只給了肖華飛二十八天的期限,真按照侍郎大人這麼個走法,估計二月底之前都回不到京城。
肖華飛在與趙侍郎商量後,想要以打前站的名義,帶著親信手下與一百名兵士離隊先行。
不知道趙侍郎出京前是否得了重熙皇帝暗示,他並沒有反對肖華飛要將他撇下的舉動,還很貼心的保證會盡快趕上肖華飛的隊伍。
對趙侍郎來說這次是公費旅遊,而肖華飛則是要拼命除女幹,二人心境不同,行事方式自然差別極大。
在搞定趙侍郎以後,肖華飛帶著眾人頂風冒雪連續急行七天,終於在第八天清晨抵達東陽關外。
東陽關始建於大晉立國之初,那時不過是防備邊境盜匪的小型關隘,近些年隨著東蠻的崛起,東陽關經過連年擴建,已經成為帝國東方的最大城關。
東陽關依山勢修建,東西城牆沿山麓用條石壘築,高出地面五丈有餘,牆寬二丈,綿延不下七八里,城牆上馬道與藏兵洞一應俱全,牆頭每隔二十來丈便修有高大箭樓,牢牢扼守著各處山谷小道。
敵軍若是蟻附攻城,屍體不把那些山谷填滿,絕對不會摸到東陽關的牆根。
曾有朝中大臣私下裡言道,東陽關若破,大晉半壁江山皆為敵酋放馬之地,可見此關在大晉的重要地位。
此刻,肖華飛眼前的高大城關裡,除了常年駐紮在這裡的幾萬邊軍外,還有不少平民居住在其中。
城頭守關的兵士見到肖華飛一行人到來,立刻提高了警惕,不等肖華飛他們靠近西面城門,便有一隊人馬在城門中衝了出來。
這些兵士快速在拒馬後列出隊型,兵士手中長槍直接指向肖華飛這邊,城頭垛口後的弓箭手也將羽箭虛搭在弓弦之上,一有不對就會開弓便射。
一名校尉打扮的人衝著肖華飛這些人高聲喝止,讓肖華飛他們停下接受檢查。
肖華飛思量片刻,決定還是配合對方要求,邊關重地不比保寧縣那個小地方,人家守備嚴格些,本是情理之中。
肖華飛在城頭弓箭射程外停住隊伍,讓吳苟道拿著兵部公文與馮克明給的新腰牌上前交涉。
守門校尉見肖華飛等人停住,只派一人上前,心中鬆了一口氣。
不過他沒敢讓士兵解除防備,依舊把肖華飛等人當成需要防備的物件,畢竟城外這些人身上穿著比他們還要精良的盔甲,看著盔甲樣式好像京營那些少爺兵的裝備。
只要是甲兵,在不清楚對方來路前,校尉便不敢輕易放這些人入城。
誰知道這些人是不是異族喬裝的女幹細,當年京營可是有不少裝備,在鏡泊湖一役中落入敵手。
而且這種變裝詐門的事,在這裡不是沒有發生過,任何一點失誤都會給東陽關造成巨大的破壞。
西門這邊還好些,防守相對寬鬆,畢竟從西邊過來的,基本都是大晉人。
如果是在常年緊閉的東門那邊,恐怕沒等肖華飛這些人靠近,校尉便會命人放箭射殺。
校尉看到肖華飛那邊聽令停住隊伍,不再前進,心底反而升起一絲不屑,雖然對來人身份有了一定預判,但他還是板著臉檢視起吳苟道拿來的文書。
兵部大印沒錯,行文規矩符合朝廷規制,來人事由和前幾天送來的邸報相吻合,就是肖華飛那面臨時趕製出來的京營腰牌有些新,摸起來多少還有些扎手。
校尉將公文與腰牌還給吳苟道,皺眉說道:「公文與腰牌應該沒問題,但是為何沒見趙侍郞儀仗,而是隻有你們這一百多人前來,情況不明之前,未將不敢輕易放各位同袍入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