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再次圖謀(第1/3頁)
章節報錯
吳狗子遠遠看著趙先生帶著四個快手向縣衙外走去,他回憶著剛才偷聽到趙先生在公事房裡說過的話,見四下無人注意,連忙轉身找鄭捕頭去傳信邀功。
鄭捕頭正在班房中生著著悶氣,覺得今天實在是晦氣,城外護城河裡出了那檔子事,被知縣老爺不分清紅皂白一頓責罵,打亂了他去見小翠的計劃。
他早知道就安排手下的混混,把那死鬼順水扔下游去,說不定明天就漂到鄰縣了,反正不用自己操心費力就好。
自打在老爹那裡接了這個捕頭的班,鄭捕頭小日子過的可比老爹滋潤的多,縣裡的社鼠都以他馬首是瞻,每月都有不少的孝敬奉上。
鄭捕頭的人生唯一有一點遺憾,他已經四十五歲,卻膝下無子,這大好的家傳營生豈不是要斷在他這輩。
想到這裡,鄭捕頭又長嘆了一口氣,心中對小翠的思念越發火熱,這小妮子按體型應該好生養,要是能給他生出個兒子接班,那就把她贖出來養在外面。
門外有腳步聲響起,不多時鄭捕頭便看到吳狗子鬼頭鬼腦地在向門內張望。
鄭捕頭眉頭一皺,豎起三角眼,訓斥起這個沒眼色的傢伙。
“和你小子說幾次了,你不再是街上的混混了。看看自己身上的皮,你是縣衙的捕快,能不能別再鬼鬼祟祟的行事?再這麼不上臺面,滾回街上的陰溝裡去刨食,別給我在衙門裡丟人現眼。”
吳狗子一臉諂媚,點頭哈腰地回道:“鄭爺教訓的是,小的這不是還不習慣這身虎皮嘛。以前見了這身衣服,我都要繞著走。您心善重義又可憐小的,要是沒您照應哪有小的這口飯吃。”
鄭捕頭咂巴下嘴嘿嘿一笑,說道:“算你小子識相,這月的孝敬記得快去街上收上來,他們這群豬玀要是敢少一文錢,就給爺滾出姚安縣城。”
吳狗子哈著腰,頭都快貼到了自己膝蓋上,連忙應承著。
“讓你盯著內院那二位,可是有了什麼動向?”鄭捕頭又端起了面前的茶盞,連抬頭看一眼吳狗子的意思都沒有。
“那姓趙的從大老爺那出來,就去了公事房,拿了幾份海捕文書畫像,帶著四個和他倆走得近的捕快,急匆匆的向外面去了。小的偷偷聽到,他們好像說是去找什麼逃犯行兇的人證。”
鄭捕頭眉頭皺起來,按道理若是查案該叫上他才對,也是因為怕張大老爺傳喚,所以他才呆在公房沒有去見小翠。
聽吳狗子講趙先生他們去找逃犯行兇的目擊人證,鄭捕頭瞬間便知道那位想幹些什麼,無非就是些張冠李戴的勾當罷了。
畢竟他老爹加上他在縣衙捕房也混了快五十年,家傳的吃飯手藝,只要稍稍一想趙先生想幹什麼根本瞞不住他。
說白了這種處理懸案的方法只能算是常用手段,還是他們這差役教給這些老爺們的,人家是天子門生,到姚安是為了升官撈銀子。
鄭捕頭這類小吏只求公家差事能代代相傳,順便撈銀子,其實大家的目的都一樣,誰也不比誰高尚。
鄭捕頭在心裡鄙視起這些讀書人,原本他早做好了挨幾板子的打算,先硬扛上幾天又死不了人。
然後等張大老爺急到不行,他再打發人帶十兩銀子,去鄉下找一個快要餓死的窮鬼,隨便給點銀子買了那條賤命,認了今天這個案子。
鄭家從大晉建國就是姚安縣衙門裡的捕班,按歷任縣太爺的行事章程都不會深究這種事,那時張大老爺心中一急,估計也樂得案子早點了結。
但這樣解決麻煩,唯一有損失的便是鄭捕頭,要搭上自家的十兩銀子,還要挨幾板子罷了。
現在既然姓趙的用了更穩妥的方法,鄭捕頭也樂得輕鬆,看來姓趙的,比張大老爺更合適當官,處理麻煩的手段都高深許多。
此時鄭捕頭根本不想理會趙先生他們,心中煩惱盡去,頓覺腰部有力,打算去找小翠談談人生的真諦,否則鄭家幾代人辛苦蒐羅的萬貫家財,縣城裡街面上的勢力,豈不是要無人繼承。
時間緊迫人命關天,鄭捕頭一拍膝蓋,不理會吳狗子,起身便要去尋小翠。
吳狗子見狀連忙彎腰點頭攔住鄭捕頭,說道:“爺您等會再走,小的還有一事。”
鄭捕頭此時已心中火熱,不耐煩地說道:“有屁快放,爺在外面還有天大的公事要辦,爺要是一天不在姚安縣地界露臉,保不準就會市面大亂。”
吳狗子心裡哪會不知鄭捕頭要去哪,不過他可不敢點破,街面上的弟兄們還要指望鄭捕頭睜一眼閉一眼照應生計。
“鄭爺的公義姚安縣哪個不曉得,不過上回下面兄弟們傳回的話,您肯定沒忘。那肖家最近有幾張生面孔出現,是不是藉著今天的事,再去弄些花銷...”
此事不提還好,鄭捕頭就當忘記了肖華飛對他的無視,畢竟真鬥起來,上次的事他也沒有真憑實據,而且聽人說肖家在州府裡,也有衙門老爺為他們撐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