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先生想明白了張景清的糾結,這首詩真是好詩,不過如果是被一個商賈所送就不太完美,在士林中傳揚起來,也終究差了些味道。

當官可以不要臉面,但又最要臉面,這詩只能是讀書人所送才最有力度。

可大晉對讀書人的最基本標準,至少是個秀才,趙先生想起了肖華飛的字,便已猜到平時這小子是個什麼水平。

考個秀才對肖華飛來說,已經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趙先生身為幕僚就需要替自家大人解決這個瑕疵,這是他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此時主意已定,他也也端起茶水,喝了一口,無意中說道:“還有二個月便是入秋,又快到今年的縣試,大人看來又有得忙了。”

張景清心中稱讚趙先生的機靈,面不改色道:“為朝廷選才,興盛文教,本就是本官份內之事,再忙也要做好,務必萬無一失啊。”

二人又閒聊幾句,趙先生看了眼廳外,見沒有什麼人在窺探,隨意問道:“大人近來可曾讀過什麼書,是否又有新的感悟?”

張景清會心一笑,也不看向趙先生,低頭看著茶盞中的茶葉在熱水的浸泡下起起伏伏。

心中似下了某種決定,他小聲說道:“本官近日讀到君子不器,這句先賢之言,略有感悟。看來本官還需在為民謀福上多想辦法,不可墨守成規。”

趙先生點點頭,端起茶盞喝了一口,不再談論這個話題,轉而說起了夏稅上繳的事情。

肖華飛離開縣衙後,並沒有回家,轉身向仙味樓方向走去,那邊已經開工了幾日,他還沒有時間去看下裝修的進度。

他每天倒是能經常抽空關注孟廚子與張大春,二人已經被他操練得苦不堪言,油煙味聞的快讓人吐了出來,胳膊每天大勺掄得也腫了起來。

不過肖華飛知道這些困難對二人來說都是暫時的,過陣子習慣後就會好起來,因為時間緊迫沒讓他倆整天炒一大勺沙子,已經是他發了善心。

站在仙味樓外,就能聽到裡面嘈雜的敲打與鋸木聲,時不時胡師傅的叫罵聲就會一起傳出來。

推門進入後,整個空間充滿了灰塵,嗆的肖華飛有些咳嗽,肖寧正頂著滿身木屑樓上樓下到處巡視著。

肖寧見到自家少爺到了,馬上快速地跑下樓問好。

肖華飛在肖寧和胡師傅陪同下,從一樓到三樓走了一圈,雖然總共用了沒有幾天,但施工的進度肖華飛很滿意。

他再次針對樓中每一處改動,都細心同胡師傅又確認一遍,確保雙方理解一致後,便留下肖寧離開了仙味樓。

等肖華飛回到家中時,杜蘭英正與小芹在院中試吃張大春炒出的菜。

肖華飛也跟著嚐了嚐,發現張大春很有烹飪的天賦,對食材的處理也很用心,這可能與他多年來的艱苦生活有關。

一旦抓住機會,他便會全心投入,基於迫切改變生活現狀的渴望,讓大春比原來就是廚子的老孟進步更快。

不多時肖守業也回到家中,在一起用餐時肖守業通知他們酒已經收購得差不多,後天便可以起運到黃石寨,而州府那邊的商隊也會在十多日後先回到雲鋪渡等候。

肖華飛盤算了下時間,第一批浮生醉下山應該能趕上與九娘約定的日期,而仙味樓的工程不可能快速地完成。

那樣只有把瀟湘閣作為浮生醉的首發場地,看來他還需要好好謀劃一下,看來要和杜蘭英一起回一趟黃石寨,正好也商量下黃石寨眾人身份轉換的問題。

他也把今天同張縣令見面的情形,向杜蘭英和肖守正進行了大致的說明,當杜蘭英聽到有可能解決黃石寨眾人身份的情況後,也非常高興。

而且他們並不用到縣城或鄉間被官吏管束,只需要在山腳處的小市集中生活工作便可,到時如果需要上繳丁口稅,肖華飛也會從生意中為他們支付。

到時肖華飛再動用與趙先生的關係,安排丁夫子或孫有德為明面上的里長,便可以將小市集還控制在自己人手中。

不過此事需要一步步來,不能一步邁得太大,不能驚到張縣令他們,肖華飛擔心大晉官員也有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心思。

雖然杜蘭英一直沒有說,但其實她一直對自己的山寨出身非常在意,生怕配不上肖華飛這個富家公子,若是大家都有了一個正常的身份,那她這塊心病就可以放下了。

而且杜天縱年紀越來越大,將來他只需要改個名字,便可以名正言順的下山生活,時過境遷只要低調點,應該不會有大問題。

以前黃石寨的人頂著一個山匪的帽子總歸有後患,肖華飛並沒有瞧不起黃石寨裡的人,但是如果能帶領他們過正常生活,才是更好的選擇。